了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型国家、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业部关于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十六字方针和海产绿色养殖“八字诀”构建现代海产养殖技术模式的相关要求,11月15日,全国海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海产学会(下文简称总站学会)在广东海洋与海产高科技园召开集装箱陆基推水生态循环养殖技术模式现场会。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海产技术推广站及基层站和企业,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等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共计120余人出席活动,总站学会张文副站长(副秘书长)主持会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文斌厅长出席并致辞。 现场会上,该模式的发明人广州华大锐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舒锐博士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研发与应用情况、技术要点和科技成果等内容;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海产研究所、桂林市海产技术中心推广站和通威公司的代表就该模式应用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观摩了集装箱陆基推水养殖罗非鱼的实际生产情况。中国海产学会组织专家对其技术研发与应用进行了鉴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任组长,来自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海产技术推广体系及农机鉴定等全国高规格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了专业科学公正的评价,专家组认为:该系统构建了融合池塘生态净化和流水养殖为一体的节水、节地、可控的新型陆基集装箱式推水养殖模式,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李书民副局长、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崔利锋院长、总站学会肖放站长(秘书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李书民指出,陆基集装箱式推水养殖是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的基础上,经改进完善形成的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原创性新型养殖技术模式,与已有的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一道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式,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批量化制造、模块化组装,变革了海产养殖方式,实现了传统池塘养殖到工厂化、工程化向工业化的飞跃式发展。该模式在节约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靠天吃饭、污水排放和产品安全等问题,具有高养殖效率、高养殖效益的特点,可以在全国各地甚至“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推广应用,从而带动养殖装备、饲料、疫苗、加工、流通等海产全产业链的发展。李书民强调,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渔业供给侧改革,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海产新兴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就集装箱养殖曾组织开展多次深入调研,发现很多地区把集装箱养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工作开展得非常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集装箱养殖技术模式符合渔业绿色发展方向,代表着渔业先进生产力,渔业局将积极支持这类创新型海产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试验示范,开展推广应用。同时也希望技术原创单位对现有的技术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适应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养殖品种,为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渔业转型升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崔利锋表示,我国是渔业大国,也是海产养殖大国,按照农业部渔业绿色发展要求,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围绕着产业、需求及问题导向,研发出了很多海产养殖实用性成果,如渔农复合养殖技术、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深远海养殖技术等等,可以有效化解产业矛盾,为渔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技术支撑。崔利锋指出,实践证明只有构建起“政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协同合作机制,才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出科技支撑保障作用,体现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愿与全国海产推广体系加强合作,加快海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为渔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肖放指出:从专家的充分肯定、应用者的热烈反响和产生的实际效益等方面来看,集装箱养殖是八大现代海产养殖技术模式中最具颠覆性、创新性和代表性的前沿模式。勉励海产推广体系人员向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的先进典型学习,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变化,按照农业部和渔业局的新要求,保持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盯行业前沿、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树立大推广理念,捕捉来自基层和企业的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起步和爬坡阶段给予助力,通过构建“企业 推广 协会等第三方”这样的良好机制,熟化提升前沿和颠覆性技术新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为开启海产养殖新征程谱写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