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8两规格即可上市,如今养到5斤都还没找到销路。”12月14日,广东茂名化州市月海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徐中钦向《农财宝典》求助,其合作社有1-5斤规格的巴沙鱼约40万斤积压在池塘里,找不到买家,积压最久的已经有2年时间,达到5斤的规格。眼看着这鱼越养越大,却还依然找不到销路,徐中钦内心十分焦虑。容易养产量高 却难销售据了解,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它属鲶形目鱼类,属芒鲶属的芒鲶(Paugusiushamiltoa)为无鳞鱼类。其中越南是巴沙鱼的主要生产国。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海产总局预测,2017年越南将增加巴沙鱼养殖面积至5000-5500公顷,产量将超过115万吨。 该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食性广、易饲养、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等特点。当年苗种经一年饲养可长至500—800克,次年可长到1500—2000克,400克即可上市进入加工厂加工,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由于巴沙鱼养殖难度小,产量高,养殖风险小,徐中钦从7年前开始养殖。当时养殖规模小,巴沙鱼销售的难题并不突出,自己养的鱼很容易就能找到买家。2015年前后,由于罗非鱼受到链球菌的影响养殖风险剧增,当地开始有养殖户从罗非鱼转养巴沙鱼,巴沙鱼的群体开始增加,巴沙鱼也变得越来越难卖,最终导致40万斤鱼的积压。为了更好地推广、销售巴沙鱼。在2017年9月,徐中钦联合化州当地的养殖户成立化州市月海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希望通过合作抱团来打开滞销的局面。他们想了很多办法,从在微信朋友圈推广,到全国海产交易会参展,联系加工厂,但效果甚微。转养潮后的蝴蝶效应其实,今年海产品滞销巴沙鱼并非个例,如斑点叉尾鮰滞销的情况也非常突出。追溯到这两个品种的兴起,跟2014年-2015年罗非鱼、草鱼等大宗淡水鱼行情持续低迷,养殖户寻求替代品种有关。2014-1015年期间,草鱼和罗非鱼的价格都非常低迷,利润极少,甚至处于亏损状态。那段时间,2-3斤草鱼的塘头价在4元/斤左右徘徊,罗非鱼的价格长期在3-4元/斤的范围徘徊。当时为了回笼资金,不少饲料经销商、企业开始补贴出鱼,养殖户则开始寻找其他品种转养。斑点叉尾鮰和巴沙鱼都是属于容易养殖、产量高的品种,产业规模的提升速度超过消费市场的增速,必然导致价格的下滑。大量养殖户转养,养殖规模的扩增为后续滞销埋下伏笔。鉴于海产品的养殖周期,一般需要2-3年后,大量海产品上市时才能得以体现,从而传递到价格端。与此同时,今年全国各地拆网箱,大量成鱼涌入市场,加速鱼市崩盘。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发出拆除违规网箱的通告。如贵州万峰湖、湖北清江、安徽石臼湖、南宁大龙湖、福建闽湖等地拆网箱,导致大量成鱼流入市场。也只有等这部分的鱼消耗完毕,鱼市才会有回暖的转机。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彭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