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 叶诗蕾 通讯员 俞思衍)“看,鱼塘排出的养殖尾水经过层层处理进入湿地洁水池,明显变得清澈透明了!”近日,站在自家养殖场的田埂上,德清县钟管镇东舍墩村养殖户吴建荣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养殖尾水循环处理技术。顺着吴建荣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洁水池中种满了水生植物,池水清澈见底,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俨然一个水清景美的湿地公园。 这是德清渔业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一个缩影。2017年3月底,该县以全省唯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域渔业养殖尾水治理,加快海产养殖业转型升级。通过前期摸排,确定了1500个尾水治理点、17.7万亩治理面积。截至目前,德清已完成治理1333个,治理面积15.1万亩,全县养殖尾水水质明显改善,渔业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治理,排放尾水悬浮物、总氮、总磷等含量大幅下降,基本能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 “水质好了,鱼病也少了,不仅每年能节省60%的鱼药费用,产量也增加了20%。”吴建荣笑着说,由于循环水养出来的鱼几乎没有泥腥味,他养殖的黄颡鱼成功打入北京市场,批发价也比一般养殖场每斤高出近1元钱。据统计,2017年该县实现渔业产值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2017年前三季度,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4443元,同比增长10.6%。 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产站站长孙金堂介绍,为实现尾水治理全域覆盖,除规模场自治以外,小型分散养殖场采取集中连片治理的方式,治理资金由县、镇(街道)、业主三方共同筹集。 为高效推进治理工作,德清县按照“一场一策”原则,邀请省市有关专家逐塘制定治理方案,以先行治理示范点带动其他养殖户。同时,将渔业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纳入对各镇(街道)的年度考核,严督严考、挂图作战,对未能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在“五水共治”考核中进行亮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