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广西渔业主管部门获悉,2017年广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120万亩,产值25亿元。全区稻渔综合种养形成10种典型模式,发展格局由点扩展到面、从局部扩展到全区。 目前,全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已先后总结创立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10大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三江“一季稻 再生稻 鱼”、灌阳“稻 鱼鳅龟鳖等品种混养”、全州“稻 禾花鱼”、融水“稻 河蟹”、钦南“稻 南美白对虾”、龙圩“稻 螺”、宁明“稻 蛙”、覃塘“藕 鱼”、田东“稻 小龙虾”、横县“稻 鳖”等,全区形成各显神通、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据了解,三江“一季稻 再生稻 鱼”模式的亩产值可达4806元,亩平均纯利润达4361元,与“一季稻 鱼”相比,稻谷亩平均产量提高35.5%,亩平均综合产值提高了41%,亩平均纯利润提高了61%;钦南区“稻 南美白对虾”模式的亩产值达到1.11万元,亩纯利润达8100元;龙圩区“稻 螺”模式亩产值达1.2万元以上。 除了水稻加单种海产品养殖模式之外,灌阳县还成功探索了“稻 鱼鳅龟鳖等品种”混养模式,该模式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健全生物链,改善环境条件,达到增产量提品质的目的。 目前,全区至少有1000万亩以上保水田适宜发展稻渔生态综合种养,资源丰富。我区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得到了农业部高度肯定。(记者 袁琳 通讯员 黄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