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粼粼的水面,清澈透亮,隐约可见鱼儿游动;水面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铺开,汲取着大自然的能量。2月4日,在太康县老冢镇刘寨村“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基地,记者切身感受到了“渔光互补”的强大能量。“村里3个废弃坑塘改造后进行‘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共安装了4000多个太阳能光伏板,每年可发电180万度,塘里可养五六万斤鱼,每年可为村里增加收入60多万元。”刘寨村党支部书记闫天晴告诉记者。闫天晴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刘寨村挖了3个坑塘,面积将近百亩,当时用于村中排水。长期以来,坑塘垃圾堆积,污水沉淀,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影响村民生活。而现在经过改造,岸上植树,水里养鱼种藕,水上建光伏发电,污水坑变成了“聚宝盆”。去年以来,太康县整合资源,对167个贫困村的1500多个废旧坑塘进行综合开发,采取塘上建光伏发电、塘下养鱼的模式,探索出一条“渔光互补”产业扶贫新路径。据了解,太康县规划村级光伏项目160个,如采取传统方法需要建设用地1600亩,而运用“渔光互补”模式,依托村集体坑塘建设光伏项目,实现了建设用地零占用。为充分发挥“渔光互补”效益,太康县制定了统一的坑塘整治规划方案:坑塘改造突出生态、安全、循环、持续理念,挖掘废弃资源,融合民俗文化,实现生态海产、休闲观光等功能,营造美丽乡村新景观。废坑塘在“渔光互补”中脱胎换骨,美丽呈现。改造后的坑塘成为“活期银行”。以单个“渔光互补”项目占坑塘面积10亩、装机容量300千瓦、投资240万元计算,年均发电收入约40万元,扣除税金、运维费用后,发电收益约31.9万元,其中40%归村集体所有,加上鱼塘承包收益5万元,村集体年收入增加17万余元,用于村公益事业,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可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改造后的坑塘成为美丽乡村新景观。水中鱼儿游,水上白鹅戏,岸上瓜果香,坑塘改造改变了坑边“脏乱差”状况,坑边建设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虽是寒冬,但记者看到,刘寨村坑塘岸上冬青覆岸,不少村民在散步、聊天。改造后的坑塘更成为贫困户的希望。按照无劳动能力的优先、未脱贫的优先、经济基础差的优先、政策兜底的优先的原则,每个“渔光互补”项目电站每年收入25万元,可对接帮扶贫困户60户。同时,行政村与坑塘渔业经营者签订协议,让贫困户就地务工,每个坑塘至少能再带动5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从前每月电费二三十元,有了‘渔光互补’,现在用电不花钱啦,每年还可以分红1000多元。”刘寨村贫困户刘宗林告诉记者。据了解,太康县首批29个“渔光互补”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93万元,直接带动188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塘上发电,塘下养鱼”。在太康,越来越多的废坑塘换上“渔光互补”新装,摇身变为“聚宝盆”,奏响新时代“渔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