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海洋牧场贝类增养殖风险预警与应对策略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海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海洋生物研究院、大连海洋大学及大连市海产研究所八家科研院所的一线专家及行业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海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崔和会长主持。崔和会长介绍了此次会议的背景,近期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獐子岛扇贝事件”,引发了各界对海洋牧场的关注,实际上,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远超出我们目前所掌握和了解的知识。当前,国家正大力鼓励海洋牧场建设,事件的发生将影响金融机构、投资者对海洋牧场建设投入的信心。为了更好的探索与完善海洋牧场生产模式,推动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海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及时组织国内海洋牧场研究水平最高的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针对海洋牧场系统性行业风险识别与预警进行探讨,并研究应对策略。首先,专家结合此次獐子岛集团海洋牧场灾情情况分析了2017年黄海北部滤食性贝类大规模消瘦并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该海域气温偏高,降雨量减少,导致海域内营养盐补充不足,致使硅藻为代表的虾夷扇贝主要饵料生物数量显著减少;二是高温期提前且持续时间长,影响贝类摄食与生长;三是现有的滤食性贝类养殖浮筏局部过密,养殖规模增速过快,超过养殖容量,使得本就因饵料缺乏的贝类大规模死亡,从受灾程度来看,筏式养殖的贝类损失更为惨重。与会专家从海洋牧场建设系统性风险评估、贝类增养殖生产环境的监测、生态容量与贝类生产规划的有效实施、贝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的建立及如何防范海洋牧场系统性风险五个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专家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海洋牧场建设目前理念走在技术之前,为达到产出与生态平衡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但目前海洋牧场建设仍处于摸索与完善阶段;二是海洋牧场是开放海域空间,受气候、环境、人为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复杂多变;三是海洋牧场容量是动态变化的,其中任一因素发生改变,容量随之变化,需要持续跟踪测评;四是獐子岛及周边海域海洋牧场的滤食性贝类增养殖量逐年扩大,严重依赖天然海域的饵料,造成海区饵料组成、数量等失衡,且长期养殖造成底播区域有机碎屑等也在减少,饵料不足是造成海洋牧场受灾的主要原因;五是海洋牧场受灾主要是环境问题造成的,人为导致的局部养殖密度过大等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六是由于扇贝种苗生产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滞后,苗种质量下降也容易导致病害与死亡大面积发生。与会专家针对海洋牧场风险应对策略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通过监测海洋生态环境指标及分析其与生物之间的影响关系等,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模型;二是生态容量是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科学管理是重要保障,加强对海洋底层水温、溶解氧、初级生产力、营养盐、颗粒有机物(POM)等指标的监测,科学建模进行生态容量动态评估;三是海洋牧场中单一的贝类增养殖受天然饵料等自然因素制约,其潜在风险是存在的,今后要加强人工干预技术的研究,加强土著品种的开发力度,因地制宜构建海洋牧场生物多样性;四是进一步加强海洋牧场系统建设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研究应用,完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提高其抵抗风险的能力,确保海洋牧场健康稳定的发展;五是一旦海洋牧场灾情发生,政府、科研及企业各方应协同配合,共同应对,及时发布全面客观的信息,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确引导舆论;六是政府要发挥准入和管理作用,广泛征求相关专家、企业建议,制定海域使用规划,基于生态系统需求,通过生态工程建设,恢复修复优化生态环境,养护增殖渔业资源,实现对生态、生物和生产的和谐管理;七是尽快引入政策性保险机制,确保海洋牧场建设的顺利推进,实现蓝色粮仓的美好愿景。崔和会长综合专家意见提出:此次海洋牧场灾害不是发生在一个企业,而是发生在黄海北部及渤海部分海域,属于区域性的灾害;受灾品种不局限于虾夷扇贝,同期,蛤仔、牡蛎也出现大量死亡情况,属于贝类全产业的灾害;目前缺乏海洋牧场、增殖放流的系统性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机制,今后需要持续关注,并逐渐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