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无锡傍着太湖,捕鱼、养鱼历史悠久。位于太湖北岸的无锡滨湖地区,延续太湖渔业历史的优良传统,在提高太湖捕捞产量和大规模池塘养鱼上成绩瞩目,为满足人们吃鱼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长久以来,无锡并无渔业方面的系统梳理。近日,无锡市滨湖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和区档案局共同编著的《滨湖渔史》,由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图书出版中心(凤凰出版社无锡分社)推出,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无锡人自古是养鱼高手 太湖流域渔业是历史公认的世界淡水渔业的发祥地之一,无锡滨湖地区是“太湖渔业文化甲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新石器时代,滨湖先民就留下了捕鱼生活的遗址——仙蠡墩。随着先民学会用网、用船、用钩进行捕鱼,加上“渔父”范蠡开展池塘养鱼并写下世界上最早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宋元至明清,在太湖和港汊沟渠的内河捕鱼生产已十分普及。同时,无锡人利用池塘养鱼也逐步得到发展,特别是清末民初,随着无锡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池塘养鱼业的规模化发展,无锡滨湖地区成为太湖流域有重要影响的鱼货集散地。 1949年以后,为解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副食供应问题,无锡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聪明才智,在太湖捕鱼和池塘养鱼上做文章。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无锡人把池塘养鱼技术、规模、产量推向了顶峰,所产鱼货供应量保证了无锡市90%以上的市场。“无锡养殖渔业的辉煌历史,离不开无锡池塘养鱼的优良传统。”《滨湖渔史》主编、滨湖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原主任高来东等人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走访了数十位专家、渔业工作者和老渔民,征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尤其是老渔民的口述。书中收录了民国时期梁溪河沿岸池塘养鱼大户严阿来、汤士发、汤阿荣、丁福庆等人的养鱼故事。 “新养鱼经”走向世界 20世纪70年代初,郊区在河埒公社渔业一队开展“水、种、饵、混、密、轮、防、管”的“八字精养法”试验取得成功后在各渔业场队全面推开,无锡渔民从经验性养鱼跨入到科学养鱼,大幅提高了养殖产量,被渔业界誉为“新养鱼经”。那时候,郊区池塘养鱼业不仅享誉全国,而且成为无锡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据统计,从1977至1985年,郊区接待了包括来自世界各地渔界人士在内的9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者共计2197批,42967人次。德国养鱼专家舒杰表示,无锡养鱼在世界上久有名望,实地一看,果然惊人。国外来访者们对无锡池塘养鱼实行混放密养、轮捕轮放、精管细养等养殖技术详细观察、反复询问。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无锡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郊区养鱼业遇到了水污染严重、养殖渔民进厂上班、城市建设规划需要征地拆迁等制约因素。进入21世纪,城市化建设和治理水环境的力度加快,郊区养殖渔区土地被广泛征用,始于明末清初的滨湖地区大面积养鱼业,在持续300多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连太湖捕捞渔业也因种种原因日渐萎缩。与此同时,世代从事捕捞和养殖的渔民也转变成了城市市民。在中共滨湖区委书记许峰看来,这是产业经济演变更替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尽管无锡失去了滨湖渔业沿袭几百年的辉煌,但它所涵养的精神特质是无锡人汲取借鉴、努力前行的一笔宝贵财富。 37万字记录无锡渔业史 为记录无锡滨湖地区悠久、辉煌的渔业历史文化,滨湖区政协学习文史和社会法制委员会会同区档案局,历时近三年编写完成了《滨湖渔史》一书。全书以时间顺序讲述滨湖古代、近代、现代渔业的发展史。过去,大多数渔民的嫁娶都在本帮内进行,大、小船之间泾渭分明,他们不娶农民女儿为媳,渔民女儿也不愿嫁到农村。世代在太湖大风大浪里从事天然鱼类捕捞、繁衍生息的大船渔民,在婚庆、丧悼、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生活规律和特点的风俗习惯,包含生活、生产习俗,食鱼史话,渔谚、渔歌等的渔民风俗历史文化也是该书的出彩篇章。 在20世纪70年代初太湖捕捞渔民上岸定居之前,都是父子相承、妻女同载、衣粗食恶、以水面为家的“连家渔船”状态。因此,针对渔民终年漂泊水上、没有文化、缺少文字记载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匮乏的实际情况,高来东他们多次到河埒、渔港、胡埭、华庄、雪浪、蠡园等地找老渔民座谈,在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史料,最终完成了这部37万字的史书,全景式地呈现了滨湖渔业的发展脉络。高来东表示,在此之前,无锡没有一部完整的相关史料,《滨湖渔史》 可以称得上无锡地区首部渔业史。接下来,他们计划捐书给无锡市图书馆、无锡方志馆等部门,方便广大文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查阅。 (记者 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