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我们更愿意叫它“癞宝”,蟾衣、蟾酥都是中药材中的宝贝,不少人看中蟾蜍的价值,纷纷加入养殖队伍,可最后都败在一个“吃”字上,三年前,我县岔河镇蟾蜍养殖户王少强发明出蟾蜍喂食机,解决了困扰这一行业几十年的难题,如今,王少强对蟾蜍养殖领域的贡献还在继续,今年,他人工驯养繁殖蟾蜍的技术已经成熟,而在此之前还没人成功过。三四月份是蟾蜍繁殖的季节,由于面源污染和滥捕,我们现在在野外很少发现小蝌蚪,可在岔河镇新桥村蟾蜍养殖户王少强的养殖场里,已经繁育了几百万只小蝌蚪。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已经长出了前后腿。岔河镇新桥村蟾蜍养殖户王少强通过我的驯养繁殖,传统书本里边所说的小蝌蚪是先长后腿,现在小蝌蚪四条腿同时长。王少强透露,这几年他潜心研究蟾蜍抱对、变态、上岸各个繁殖周期的规律,经过三年的努力,利用养殖场里的种蟾蜍人工驯养繁殖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不再像过去那样抓野生蟾蜍回来配对。岔河镇新桥村蟾蜍养殖户王少强我做这个10多年了,全国各地都在跑,但是繁育都是抓野生蟾蜍回来,容易生病、容易死亡。王少强说,人工驯化繁殖投资大、风险高,对水温和空气湿度都有比较精细的要求,特别是变态上岸阶段,小蟾蜍非常脆弱,去年,他就因为疏忽大意,没有及时清理水里的青苔,导致已经成功变态的小蟾蜍被粘住,损失了数百万尾,今年他及时清理了所有青苔,并整改了养殖场的设施。谁也不知道,人工驯化繁殖,从小蝌蚪长成蟾蜍,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需要养殖人有一颗“坚守”的心。岔河镇新桥村蟾蜍养殖户王少强想马上就要获利,几千只赚十几万,那是不可能的。还有十来天,小蝌蚪就要变态上岸,这是驯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王少强既兴奋又紧张,期盼着今年小蟾蜍的存活率能达到80%。而他担心的是目前养殖场还不足10亩地,如果没有资金投入,就无法实现蟾蜍规模养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