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生冷饮食增多,食源性疾病风险也随之加大。6月16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辽宁省疾控中心获悉,对咱辽宁人威胁最大的两大食源性致病菌,为副溶血弧菌和沙门氏菌,二者相加能占我省食源性致病菌总数的50%-60%。其中,副溶血弧菌主要存在于海鲜中,夏季海产品的带菌率高达80%-90%。专家提醒,尽量别生吃海鲜,以免“中招”。
在6月16日举行的“辽宁省暨沈阳市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宣传与公众健康进社区”活动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李绥晶介绍,夏季食源性疾病以细菌性感染为主,主要致病细菌是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其中副溶血弧菌和沙门氏菌,是辽宁人最需要警惕的两大致病菌。二者相加,占我省食源性致病菌总数的50%-60%左右。
李绥晶表示,人手上的带菌率非常高,平时勤洗手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另外,不能拿冰箱当“保险箱”,冰箱中拿出的食物也要加热再吃,西瓜等水果一次少买点,别在冰箱里长时间存放。海鲜类、禽类、鱼类和乳品冷藏温度应低于5℃。菜肴烹饪后至食用前的时间预计超过2小时的,应使其在5℃以下条件存放。
致病第一名 副溶血弧菌
主要存在于:海水或海产品中。因其嗜盐,海产品的带菌率高达80%到90%。
染病症状: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胃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阵发性绞痛。
防病窍门:海鲜类食物切勿生食,鱼、虾、蟹、贝类蒸煮时需加热至100℃,持续30分钟。凉拌的海鲜要反复清洗干净后,在100℃沸水中焯烫数分钟。由于副溶血弧菌对酸的抵抗力较弱,烹调前后可加些食醋调拌,有助杀菌。
致病第二名 沙门氏菌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中。
染病症状:以急性肠胃炎为主,包括发热、腹泻、胃痉挛等,重症病人出现打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症状。
防病窍门:加工动物性食品时生熟分开。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加工蛋类时最好先用清水清洁蛋壳并擦干。不喝未经处理的水、生牛奶。处理生肉后及时洗手。
沈阳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升级
6月16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获悉,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已经达到230家,去年已实现县级行政区域100%覆盖。沈阳市哨点医院也实现“升级”。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科科长陈慧中介绍,沈阳市在增加病例监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生物检验的哨点医院的数量,也就是说,在监测病例的同时,可以进行生物学检验,来确定它到底是哪种致病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有的放矢的来控制这种疾病。
辽宁省将出台水煮山野菜标准
我国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6月16日,省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监测处处长魏培玲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新法实施后,一些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将被废止。目前,辽宁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地方特色食物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如豆芽、即食海参、酸菜等,但如果与国家相关标准“撞车”,就要作出相应调整。比如已经出台的豆芽地方标准可能要废止,原定于今年6月29日实施的酸菜地方标准将延期实施。今年下半年起,我省将起草水煮山野菜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