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在重庆市铜梁区庆隆镇新源村10社,渔场业主李远江驾驶小舟查看鱼塘水面上的水稻生长状况。 笔者站在鱼塘傍边的公路上看见,公路两边的每口鱼塘水面上种植的水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仔细观察,鱼塘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块长方型的塑料盘,每个盘面上有3排圆型孔洞,每个孔洞里放有一个圆型的塑料杯,禾苗就在杯里生长。 据了解,悬浮秧盘由无毒的聚乙烯材料制成,这种秧盘悬浮力强,保管得当使用年限在2至3年左右。 “自从在鱼塘水面种上了无土水稻,塘水清洁多了,鱼塘不泛池了,禾苗也长得青枝绿叶的,一举几得。” 李远江高兴地说。 “水面种稻是鱼稻共生生态种养结合的新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既有效解决了水质富营养化的污染,又利用了闲置的水面来种植水稻,提高了鱼塘的综合经济效益。这是一种值得大面积推广的生态种养技术。”庆隆镇领导介绍道。 渔民出生的李远江过去在江河里捕鱼,几年前,他转为包塘养鱼。现养鱼面积达到61亩,是远近闻名的养鱼大户。 养鱼时间久了,李远江发现,鱼塘里的水质会逐渐变差,特别是夏秋季,不时发生泛塘死鱼现象。 “过去,有的鱼塘因使用有机和无机饵料,加上鱼的排泄物积累,导致塘水过肥,水中产生大量的氨氮物,到了夏秋时节,这些有机物、无机物在水里发酵,很容易导致泛池死鱼。”海产专家建议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推行鱼菜或者鱼稻共生模式,既环保增效,又节省资金。 今年春节后,李远江按照专家的建议,从外地采购回了2万多元的秧盘放在水中,实施了鱼塘水面无土种稻,通过水中养鱼,水面种稻,以水培稻谷的方式吸收水中有机物质来改善鱼类生态环境,形成良性的养殖循环生态系统,有效解决了过去鱼塘因水质过肥而出现的死鱼现象。 “这种方式,消耗了鱼塘的氨氮物,优化了水质,鱼儿少得病。同时,稻谷不打药,不施肥,靠吸收水里的营养生长,每亩水面可增收100公斤以上的稻谷,且稻谷生态环保,市场价值高。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鱼塘推广这一新技术。”庆隆镇领导说。(通讯员 赵武强 陈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