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钰芸 图说:迷你版跑道在现场演示 记者 张钰芸摄 茭白和中华鳖“共享”百亩生态水塘,鳜鱼、鲈鱼、草鱼等在循环流动的“跑道”中运动。在水乡南浔,生态养殖新模式不断涌现,而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更让这些优质海产品率先“游”上了上海人的餐桌。 上周末,沪浔农商洽谈会在上海南新雅大酒店举行,来自南浔的生态海产品成为主角。太湖中华鳖、小龙虾、草鱼、鳜鱼、桂鱼、鲈鱼、牛蛙等纷纷亮相,还有湖州鱼丸、腌制扁鱼、虾滑、糟溜鱼片等加工产品,最新奇的还是“跑道鱼”。记者在现场看到了迷你版的“跑道”,几条桂鱼、草鱼和鲈鱼正在里面“跑步”。 原来跑道养殖是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的生态养殖模式,和传统池塘散养不同,它用2%的养殖水槽进行养殖,98%的面积作为水处理,通过循环水系统,将水体里的鱼粪、多余饵料等排出去,再引入洁净后的新水,因此不但水体清洁,养殖全程无需使用任何药物,而且鱼在流水的作用下就像在跑步机上运动,肉质也明显改善。养殖户还能使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了解到水中的含氧量、温度等数据,做到科学养鱼。目前,南浔有1000余亩跑道养殖基地,年产“跑道鱼”900余吨。 如何让“跑道鱼”等优质海产品“游”到上海人的餐桌上?如何让南浔等长三角城市的生产基地,接轨上海的消费市场?湖州南浔新雅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两地合作的缩影。记者了解到,跑道鱼等南浔海产品已经通过“基地 公司 销售”的模式,进入到了新雅粤菜馆的餐桌和半成品菜肴中。公司与当地农户和合作社合作,进行订单式养殖模式,统一苗种、统一饲料、统一渔药、统一养殖标准、统一养殖时间,为后期的加工生产提供优质的淡水鱼原料。除了湖州南浔,还辐射湖北武汉、广东珠海、杭州千岛湖、黑龙江大订等地,与当地专业合作社合作,进行鮰鱼、海鲈鱼等订单养殖。 而在此次洽谈会上,南浔鱼制品、半制成品也将在面向全上海的餐饮企业进行推介。借助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南浔正“嵌入”式对接上海农产品消费市场,实现产销的区域融合,争取将原来的“地域农产品”打造成“区域农产品”,而区域大市场的消费“检验”,也能反过来调整区域农产品的结构和开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