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省海产技术推广总站审批颁发: 薛辉利 审核: 曹飞飞 分析员: 朱凝瑜 进入7月,海产养殖动物进入生长旺盛期,病原体繁殖加快;预计7月份中上旬前后全省出梅,出梅前以分散性降水为主,出梅后浙江省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天气发生概率较大,7月下半月东部沿海可能受台风或热带系统影响。7月份天气突变,水质条件不稳定,是海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一、病情预测 1、南美白对虾:易发白斑综合征、肝胰腺坏死症、弧菌病等疾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东对虾养殖区域。2、海水蟹类:易发黄水病、纤毛虫病等,重点关注浙东、浙南沿海蟹类养殖区域。3、大黄鱼:易发刺激隐核虫病,重点关注浙东、浙南沿海海水网箱养殖区域。此外台风时期大风浪可能使得鱼体擦伤,从而引发细菌继发感染,造成腐皮、溃烂等。4、淡水鱼类:易发出血性败血症、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中、浙东淡水养殖区域。5、鳖:易发腐皮病、穿孔病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中中华鳖养殖区域。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7月份梅雨过后的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水体耗氧量增多,水质易变,极易诱发各类病害的发生、发展和蔓延。台风、雷阵雨来临时气压较低,要合理使用增氧机,预防或减轻浮头。注意持续降雨造成的水质变化,及时检测水质,尽量减少因盐度、pH变化等产生应激反应而造成的损失。2、做好定期消毒和水质改良工作。水体持续高温,各类病原体活跃,易诱发病害。应及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并适时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及底质。3、强化投饲管理。投喂新鲜优质的饵料,并严格控制投料量,避免污染水质。同时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免疫增强剂、微生物制剂等,以增强水生动物的免疫力。(二)治疗措施1、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以预防为主。主要做好水质调控,定期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药物做好水体消毒工作,交替施用生物菌团、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及底质。并可采用生物防控技术,如跟草鱼、胡子鲶、罗非鱼等混养的技术。肝胰腺坏死症:发生疑似病情,应立即停止投饲,施用应激产品2-4小时后消毒,池塘消毒后即用底改剂改良底质,第2天用藻类培养产品、益生菌、底质增氧剂等处理水体,第4天再用藻类培养产品、益生菌、糖类调节水质,使水质改善、不再出现死虾时,重新投喂饲料,并严格控制投饲量。弧菌病:发生疑似病情,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每天1次,连续3天;同时饲料拌国标渔药内服配合治疗。2、海水蟹类纤毛虫病:要及时排除低盐水更换新鲜海水,保持海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和相对稳定;发病时每立方水体用(1.2~1.5)g的三合剂(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全池泼洒。3、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对局部感染的病鱼可采用低盐度或淡水处理,或福尔马林浸浴;对整个养殖区感染的,及时疏散网箱至盐度较低的海区,降低养殖密度;要及时清除病死鱼,防止病鱼死后有些隐核虫离开鱼体形成包囊,进行增殖。 4、淡水鱼类细菌性疾病:养殖池水体用二氧化氯或三氯异氰脲酸粉或季铵盐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国标渔药甲砜霉素粉等对治疗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和赤皮病有一定疗效;治疗鱼类烂鳃病可选用含氯制剂消毒,氟苯尼考粉等国标渔药内服;治疗鱼类肠炎病可选用氟苯尼考粉、大蒜素等国标渔药内服。 5、甲鱼细菌性疾病:水体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消毒,适当加水改善水质;发病时使用国标渔药大蒜素、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粉等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