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吕四,地处长江入海口北侧,紧依黄海,中国四大渔场之一。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吕四还是海上的一座孤岛,名为瀛洲。晋人王嘉在《拾遗记》中载,“瀛洲,名魂洲,亦名环洲,东有渊洞,有鱼千丈,色斑,异端有角,时鼓舞、群戏。远望水间五色之……”文字勾勒出了吕四孤悬海上的孤独地貌。
后来,吕四成为了长江黄海交汇的沙洲,再后来,它成为了一个海边小镇,仙人吕洞宾四至救民,仙鹤也常在此停留,所以它才正式有了名字——鹤城吕四。
万里长江在此入海,东海黄海在此交汇,天然优质的海域海流养育了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启东吕四野生海蛰,便成了海洋王国的得宠仙子,受到五湖四海的备加推崇和格外青睐。吕四海蛰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坐落在法国巴黎中心的富临海酒家,因专营吕四海哲,曾荣获国际美食暨旅游协会颁发的“金海鲜奖”。
吕四海蜇的捕捞区吕四渔场海域,最深处18米,平均水深12米;海蜇生长期水温19—23℃;盐度22‰,平均光照强度1800lux,在中国的近海海域中,是最适合海蜇生长的区域。
“吕四海蜇”的捕捞区域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由于奔腾不息的长江淡水裹着泥沙直泻大海,使该海域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光照、气温、盐度等因素独特,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在国内独有,近岸为少有的泥质滩涂,在捕捞过程中不易被砂类杂质污染,优越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其他海域无法比拟的鲜蛰品质。
吕四海蜇身体半球形青蓝色,半透明,上面有伞状部分,下面有八条口腕,口腕下端有丝状器官。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一顶帽子。以质量上乘,加工精细闻名,是我国“海产八珍”之一。
吕四海蜇历史悠久,清咸丰二年(1852年),邑人张宗绪撰写的记述了吕洞宾四至白水荡遗事的《慕仙楼志》中,就有关于“吕四海蛰”的描绘;《吕四名胜考》亦有将“吕四海蜇”作为贡品的记载:“明洪武年初,渔人葛原六‘携吕四海蜇进朝,上贡明太祖,太祖厚赐之’”,足见其历史渊源。
在长期的养殖、捕捞、加工过程中,渔民掌握了高超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加工经验。经吕四渔民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的吕四海蛰,具有皮白头红,没有沙子,酥松、爽口、鲜醇的独特风味。
高级餐馆的“芙蓉海底松”,就是以海蜇头为主料做成的。用白洒、香菜和胡椒粉调制的海蜇泠盘,脆嫩、透明、爽口。
海蜇的营养极为丰富,据测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质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海蜇还是一味治病良药。祖国医学认为,海蜇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之功。
《归砚录》谓:海蛇、妙药也,宣气化痰、消炎行食而不伤正气。故哮喘、胸痛、症瘕、胀满、便秘、带下、疳、疸等病,皆可食用。加工后的产品,称伞部者为海蜇皮,称腕部者为海蜇头,其商品价值海蜇皮贵于海蜇头。用于阴虚肺燥,热痰咳嗽、喘息;瘰疬痰核;食积痞胀;大便燥结。现代用于高血压病,头昏头胀等。
一般说来,海蜇越陈质量越好,质感又脆又嫩。新海蜇潮湿,柔嫩,无结晶状盐粒或矾质,色泽较为鲜艳发亮;陈海蜇却与此相反。挑选海蜇时,注意不要选风干的,海蜇风干后再用水泡也不能恢复原状,而且发韧变老,象皮条似的咬不动,嚼不烂;同时,也不要挑选经雨淋的海蜇,因为它容易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