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顾成琪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超)拿泡沫箱、衬保温袋、放冰水、装螃蟹、封装、搬运……位于苏州相城区阳澄湖边上的苏渔水产公司的工作间内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在这里他们每天都会收到近万个网络订单。
2008年,苏渔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顾敏杰看到了电商销售大闸蟹的商机,将大闸蟹开进了淘宝商城,开创了阳澄湖地区大闸蟹电商销售的新模式。
10多年发展,阳澄湖地区的售蟹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闸蟹销售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不仅让大闸蟹卖得更远,还让当地老百姓腰包鼓了,生活更富了。
“挣钱更多了可不高兴嘛。”当地农户唐丽琴笑呵呵地说道,她在苏渔水产工作七八年了,每年蟹季她和丈夫来到这里帮忙扎蟹、搬蟹。每年9月到12月的“蟹季”是工人们最忙碌的时候,早上4点天还没完全亮,唐丽琴已经来到苏渔水产的工作间,开始了一整天忙碌的工作。
这些年来,每年的蟹季,唐丽琴都会来这工作,从早上四五点忙到晚上十点多,平时一天能挣四五百块钱,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两千块,多劳多得,一个季度下来能挣5万元。唐丽琴的工作是捆蟹,丈夫袁文元就在车间里包装、搬运,夫妻两人一个蟹季加起来能挣10万元。
“她这是在为儿子结婚挣钱哩!”周围女工们笑着调侃道。唐丽琴笑得颇不好意思,告诉说儿子明年要结婚了。她说,除了9月到12月,平时和丈夫在家也养蟹,由于只能等收购商收购,收入十份有限。“每年蟹季来这工作多挣点,现在儿子结婚也攒够了。”
苏渔水产公司负责人顾敏杰介绍,除了袁文元和唐丽琴夫妇,公司还吸收了40多户失地农民或失水渔民再就业。在非蟹季,他们还会为长期工人每月保留底薪,到蟹季他们来工作,就将底薪与工资一并发给他们。
除了扎蟹和搬蟹的工作外,离工作间几百米外的客服部和美工部里,有一群年轻人也在忙碌。他们大多数是从网上招聘过来的年轻人,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本地年轻人也返乡工作。
25岁的凌一伦是阳澄湖本地人,毕业后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4个月前他选择回到家乡,成为苏渔水产美工部的一员。
“以前家乡就业岗位很有限,现在电商发展起来了,我们工作也有了更多选择。现在这份工作离家近,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国老百姓都能吃到家乡的大闸蟹。” 凌一伦说。
其实,出生于1985年的顾敏杰成为当地大闸蟹销售电商第一人,他并没有守着“看家本事”。相反,他很愿意帮助周围的年轻人,“我们把效应做出来了,很多年轻人毕业回来就想自己创业,来问我们怎么做电商、怎么发货、怎么做售后,我们也都尽可能帮助他们。”
如今,由于生意火爆,各大快递公司直接将车停在了公司打包间外面,将成箱的大闸蟹搬上车后,直接发货。
顾敏杰说,因为阳澄湖周边地区网络售蟹销售量越来越大,让快递公司也集体驻扎为大闸蟹电商服务,“保鲜技术越来越高,送货速度越来越快,价格却越来越低。”
在顾敏杰带动下,目前阳澄湖地区售蟹的电商目前有300家之多,电商产业一片繁荣景象。从创业者到帮扶者,顾敏杰一直保持一颗初心,让全国的消费者都能吃到最好的螃蟹。在相城团区委推荐下,他还成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他说,十分愿意帮助身边人,改善周边百姓生活,帮助更多年轻人创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