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海都认可“先有高德,后有北海”的说法。北海地名的由来,然而,高德地名出现比北海早,究竟始于何时,至今鲜有人提及。其实,高德的“前生”是海边一个“风流墩”!那时还未有“北海”呢。 日前,北海高德滨海文旅综合体项目开工仪式在高德举行。据称,高德老街即将高大上,5A级大型景区争取在2020年国庆开放。这是令人高兴的好消息。为了探虚实,经过数日的探索思考查资料,终于找到了高德被冠名的缘由!
那么高德如何由“风流墩”而改称为高德的? 高德是北海完整意义上的古镇,自古以来,物产丰饶,民风淳朴。对于高德如何由“风流墩”而改称为高德,历来有许多误解。现就此剪裁稗稿《高德史况》相关部分“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秋、七月,命廉州备倭。后在高德港口设立炮台。”早在明洪武年间,史籍上便开始有了“高德”的冠名。当时高德属地是现在的庙山一带,这是当时高德最早出现民居的地方,居民亦农亦渔。此地所处地势较高——在高的地方。高德的被冠名的缘由有二,一是国家行政(军事)管理的需要;一是地方交往的方便。
这里的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天然的小港口,这就是马栏江、七星江、勒棚沟汇成的出海口。还有一大片广阔富饶的浅海滩涂,有名目繁多的浅海产品。周边的八大村人(军屯、马栏、龙潭、岭底、赤壁、关井、平阳、横路山)每逢大退潮的汛期,常到这里来捕捉鱼虾、拾取螺蛤,海滩上聚集一群一群的拾海的人,有男有女,他们提前到来,等候潮退,这时,大家便说笑话、讲故事、山歌对唱。年年如此,时间久了,大家便把这地方叫“风流墩”。之后渐渐向港口方向发展扩大,“风流墩”附近一带地区到了明代都称为高德了。
《廉州府志卷卷六》:“高德墩,府城南三十里高德港口。”“又自郡城西桥下舟,沿海而东,至永安千户所,所历乾体、高德港、冠头岭、龙潭、武刀、白沙、珠、陇村、禄村等寨。”据此可知高德港在明代已是今北海境内港口及兵寨。这时高德的渔业和农业已有相当的发展,并带动了工商业。所以向来有“先有高德后有北海”之说。建于明末的高德庙的庙联:“高居临海北,德泽溥天南。”这联是嵌名联,以“高德”二字为上下联首字,充分概括了高德的地理环境特点,在北海地区,高德的地势最高。高德浅海滩涂为周边的广大农村提供取之不尽的水产品,蒙其恩泽,高德先民繁衍生息,继往开来。
顺便说一说高德庙,高德冠名之后,明崇祯十八年(1646年)建高德庙,供奉神农、龙王、文昌、释迦诸神,是一座道释一家的古庙。现在庙山这地方是因为建了高德庙才叫庙山的。高德自明末以来先后修建四座神庙:高德庙外还有三婆庙(后改建为高德中心小学),始建不详,供奉妈祖,北部湾沿海一带称“三婆”是中国著名的海上保护神;一是武圣庙,建于清嘉庆前,位于高德外沙,原供奉“关帝”,后因当地居民以造船为业,也供奉鲁班,一般人称鲁班庙;一是康王庙,位于高德下低沙,建于清嘉庆前,供奉康王神爷。
曾经繁华的那个高德文化老街区,因为时代的变迁,在近20年间逐渐衰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目前,北海高德滨海文旅综合体项目已动工,项目落成运营后,高德老街将重新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为北海城市新名片,推动北海实现“南有银滩、北有高德”的全新旅游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