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吃海鲜的好时节,从现在开始,各种肥美的海鲜都会被陆续端上各家的餐桌。面对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海鲜,大家在品尝之余,得留个心眼,若在细节上稍不注意,最后你只会感叹海鲜让你欢喜让你忧!
海鲜,健康又美味!
海鲜是一种高蛋白热量低的食物。大多数的低脂鱼类,如鳕鱼、比目鱼和龙利鱼中约100克(2两)可食部分含有不到100卡路里的热量。甚至更胖的鱼类,如鲭鱼、鲱鱼和三文鱼,每100克也仅含有大约200卡路里的热量(100克 肥瘦猪肉热卡约为400卡路里)。
海鲜也是一种完整的蛋白质来源,含有足够的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以保证健康生长和胎儿的最佳发育。而且海鲜中的蛋白质更容易消化,因为海鲜的结缔组织比红肉和家禽少。
海鲜中脂肪含量低。大多数鱼类和贝类的总脂肪含量不到5%,甚至最胖的鱼类,如鲭鱼和三文鱼的脂肪含量也不超过15%。海鲜中的大部分脂肪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ω-3脂肪酸,众所周知的对婴儿和儿童大脑发育有益的EPA与DHA,在鱼类和贝类中含量丰富。
鱼类还是B族复合维生素、维生素D和维生素A(特别是油性鱼类)的天然来源。复合维生素B与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有关。维生素A是健康视力和皮肤所必需的,而维生素D在骨骼发育中是必不可少的。
海鲜好吃,还要会吃
其实多吃海鲜,对健康有许多好处。例如,著名的地中海饮食,就是食用海鲜、橄榄油、乳制品与大量新鲜蔬菜组成的一种被称为最健康的饮食模式,其可以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肥胖和高血压的风险。
吃海鲜方式非常多,生吃(刺身)也是其中非常流行的一种。一大盘鲜嫩可口的三文鱼、甜虾、生蚝等,铺在冰块上,大家夹一片往酱油与芥末混合物中一蘸,入口即化,将食物本来的口感与味道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生食海鲜有哪些隐患?酱油和芥末真的能有效杀死寄生虫和细菌吗?有哪些安全的烹饪海鲜的方法呢?
相对深海水产,淡水水产有更高的寄生虫感染风险,一定不可生吃。当然,深海水产并不绝对“保险”,海水中同样有寄生虫,只是跟淡水寄生虫相比,感染几率小一些,即便被感染,后果也不像淡水寄生虫那么严重。
但人们吃“刺身”时的那些调料,比如料酒、芥末、醋、姜、蒜、酱油等等,都不足以杀死寄生虫。所以那些蘸料只是为了“好吃”,就别指望靠它们灭虫杀菌了吧。
绝对保险的烹饪海鲜的方法就是加热了。海洋中的寄生虫对热非常敏感,按照美国FDA的指南,只要加热到60℃,就可以消灭寄生虫了。
除了加热,也许有人并不知道,其实冷冻的海鲜比新鲜的海鲜更加安全呢,美国与欧盟都规定海鲜鱼肉要在零下冷冻以达到杀灭寄生虫的目的。
总体上来说,如果追求生吃,经过规范深度冷冻的海产品,生吃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很小,对于大多数人可以接受;严格控制养殖条件、规范操作的海产品,比如养殖三文鱼,可以很好地控制寄生虫,则可以不经冷冻也可以生吃。
这些人,慎吃海鲜!
海鲜虽营养又美味,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能敞开享用的。
由于大多数海鲜中嘌呤含量高,患有痛风的患者应少吃,在痛风发作期应该禁食。而且由于海鲜蛋白质含量高,患有肾脏疾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要谨慎食用。
海鲜种类繁多,有些深海大型鱼类与海鲜重金属超标严重,孕妇与婴幼儿应在专业人士(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食用,比如鲅鱼、鲨鱼、鲷鱼和剑鱼由于重金属汞含量高,孕期哺乳期应禁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