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已过,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号召下,我县各大农场和种植园都开始了新一轮的越冬管理工作。广袤的乡村田野上,处处活跃着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开沟、翻垦、整地、播种,各村的田间地头,施肥、剪枝、除虫、涂白,各家的果树园里,盖膜、搭棚、通风、降湿,各户的蔬菜棚里,都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冬种生产、防冻抗寒景象。
送“技”到基层
大棚蔬菜暖“过”冬
初冬,正是油菜种植的季节。在我县家庭农场的茆角垄田间,拖拉机来回翻耕着土壤,一位农民正在用背负式施肥机喷撒油菜种子。“今年我种的全部是优质的油菜,目前已经完成连片种植面积约200亩。”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先生说。据了解,我县素有冬种的传统,每年秋收过后,农民们便利用冬闲农田种上冬季农作物,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减少土地抛荒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立冬后,最重要的就是给大棚里的蔬菜保温通风降湿。天气逐渐变冷,如果不好好地栽培,就会出现各种例如立枯病、摔倒病等。同时,大棚里需要加多层膜,增强蔬菜的抗冻能力。”从农30多年的徐洪波告诉记者。他家有70多亩的菜园子,其中番茄、花菜、茄子等已经在大棚里育苗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对菜园里的菜进行整枝、授粉以及控制好温度,进入冬天,除低温外,还会经常出现大风、连阴等灾害性天气,给蔬菜生长造成很大损害。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在大棚内扣小拱棚,用细竹竿等作拱架,夜间覆盖薄膜,在薄膜上覆盖草苫,在棚内覆盖地膜,可增温保湿。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可明显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注意堵塞棚内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屏障,挡风防寒,在夜间要采取临时加温措施,人工补充热能,即在棚内放置几个煤球炉,可提高棚内温度。但要注意防止二氧化碳中毒,加煤球和取出煤炉时,大棚应先通风,后进人。在棚内进行灌水,可以提高棚内土壤和空气湿度,有一定的防寒效果,灌水后蔬菜在-4℃时不受冻害,棚内浇稀粪水,使土壤不易结冻,达到保苗防寒目的。
巧用绿色化肥
果类保养“新配方”
我县作为重要的柑橘产地,柑橘繁育历史较为悠久,柑橘品质优良,味美甘甜。在汤处村,成片的果树上高高挂着黄灿灿的柚子和柑橘。走进果园,相关人员正在进行武阳柚秋收采摘,并对大棚内的柑橘开展有关保养措施。
柑橘种植园农场主张智龙早年一直从事种植园工作。两年前他从外地来到汤处村,便决定长期驻足于此。每年的十月,是柑橘树刨地和松土的最佳时机。张智龙说,这个时候水果临近成熟,松土有利于新鲜空气流通,让植物的根系更加顺畅。“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需要充足的空气进行呼吸,这样也有利于后面各项保养步骤的实施。”
对于施肥,张智龙有自己的想法和掌握的技巧。拿汤处村柑橘园举例,这里所优先采用的是已经腐熟的羊粪和可循环利用的油菜籽枯等天然肥料,其次才是氮素化肥之类的有机肥。张智龙告诉记者,他特意留出一些空地专门种植油菜,待到成熟之时为果树施肥。“施肥的时候,要沿树冠外挖弧状或环状深沟,挖沟时表层和底土要分开堆放,并把牛猪栏粪、草皮、枯饼等有机肥施入下层,氮素化肥放在上层。在平沟时先填入较肥沃的表层土,把底土填在表层。”
记者获悉,柑橘植株丰产采收后消耗太多养分需要得到大量肥料补充,这些有机肥在微生物的活动下慢慢分解,有利于柑橘在冬季生长减缓、根系吸收能力变弱的情况下逐渐吸收利用,使树体内积累较多的有机养分,供来年春季萌芽开花的需要。同时,合理的天然肥还能使采果后的桔树尽快恢复树势,防止柑橘树冬季落叶,促进柑橘保质保产。
在柑橘接近成熟后的清园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张智龙采用石硫合剂喷施的方法,还及时做了树干涂白“让其与空气中的氧、水分、二氧化碳等接触,能腐蚀昆虫表皮蜡质层,并配合树干涂白等相关防护工作,减少昼夜温差,防止受冻裂皮,防治蚧类和其他害虫的滋生和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