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小作坊,关系着大民生,它带动了千万家庭的生计,却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台州各类食品小作坊2000多家,涉及年糕、豆面、粉丝、麻糍、白酒等特色产品的加工,和舌尖上的安全息息相关。经近两年整治,现全市登记备案的小作坊900家,其中部分已整改完成,规整率达57%。那么,这些食品小作坊的生存现状如何?整治提升效果又怎样?今起,本报推出“关注台州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临海东塍绿豆面、黄岩高桥米面、温岭松门鱼干、天台水南粉丝、黄岩糟烧……提起台州的特色食品,相信不少市民都耳熟能详,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在农贸市场买来的特色食品,大多出自家庭小作坊。
那么,台州这些食品小作坊发展得如何?未来,它又将如何传承?记者走访了台州多个县(市、区)食品小作坊,对此进行调查。
就地转化劳动力,是部分家庭的经济来源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此前,该部门摸排台州各类食品小作坊2000多家,包括加工年糕、米面、豆面、麻糍、腌制品等各品类食品。
据不完全统计,在市监部门规整小作坊之前,天台水南的豆面小作坊有100多户,临海小芝镇米面小作坊的从业人员有200多人,温岭松门镇水产品批发市场周围制作鱼干的小作坊200多户,天台白酒小作坊100多户……
“我们村里有500多户,原先有300户都是做豆面的。”临海市东塍镇桐桥村村民陈培泽说,做豆面30年,从一开始的年产量5万斤到现在30万斤。“一年差不多能赚20万元,我们一家4口,两个孩子的学费,一家子的生活费,全都指望这豆面。”
“夫家祖上就是做豆面的,我嫁过来后,自己也做了十多年。”天台县林南食品加工厂的老板林旦说,做豆面是个体力活,年产有限,也不愁卖,每年都是供不应求,“所以靠这豆面,一家人的生活也算过得不错。”
除了是不少家庭养家糊口的重要渠道外,小作坊还能够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小作坊如果以5个人计算的话,那么,全市相关从业人员就有1万多人。
今年4月17日,天台县老赵酒坊以高分通过市、县两级验收,成为台州市首家合法经营的白酒小作坊。
“目前天台共有8家规范生产的白酒小作坊,预计每家年均产值在45万元左右,每家辐射带动作坊周边酿酒原材料糯米、高粱种植35余亩,带动相关从业农民人均年增收约7000元,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天台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庞华强说。
“小作坊是长期存在的市场主体,它们往往是群众就业创业的起点,也是不少家庭谋生的依托,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处长林莉说。
承载传统工艺,成就特色食品
“小作坊加工的食品之所以是特色食品,因为其地域性明显,‘传帮带’也容易,往往是一个村、一个乡,甚至一条街,常常会聚集着多个小作坊。”林莉说。
“整个台州生产豆面的小作坊不少,温岭有,临海有,但只有我们天台水南的豆面是细的,也就是番薯粉丝。”天台水南豆面加工户许锐君说,他们的豆面在天台、宁波、温州一带很畅销。“天台有谢年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做食饼筒,就要用到豆面,但我们只用细豆面,所以温岭和临海的豆面很难在天台卖。”
庞华强介绍,天台民间酿制白酒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土烧酒”酿造技术较为纯熟,小作坊年产量4万斤,有稳定的需求。“特别是在三州乡,山区气温低,每天喝点白酒已成了很多人的习惯,所以当地就有不少白酒小作坊,其酿制的白酒在当地还有‘三州茅台’之称。”
此外,临海紫阳街的海苔饼、温岭的乌饭麻糍、松门的干制鱼制品等,这些不但承载着传统工艺,有独特的口味,而且能让广大市民在自家门口就能吃到价格便宜的特色食品,有着相当数量的固定消费群体。
“小作坊的大量存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其深远的历史根基,它与食品消费对象的广泛性、消费层次的多样性及生产加工的简易性都密不可分。”林莉说,在食品工业规模化生产的今天,部分食品的属性就决定了只有在小作坊里才能加工而成,才能保持特有的风味,只局限于特定区域销售、特定的人群销售、特定的时节或季节销售。如果采用企业化生产,其质地、口感都会发生变化,很难达到小作坊的水平,或许也就失去了特有的风味和意义。
在林莉看来,企业成长都是一个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台州小作坊要发展壮大,也必然要经历这一阶段。
“老干妈、王老吉、全聚德等品牌,也都是由小作坊发展而来的。台州虽然还没有产生这么高知名度的由小作坊发展而来的企业,但也有一些小作坊经过培育,慢慢发展成企业,比如,黄岩区江口食品加工园区的台州黄罐爱逸食品有限公司原先就是一家小作坊,经过提升,如今年产值就已过千万元了。”林莉说。
种种事实表明,食品小作坊既承载着传统工艺,也是不少家庭生计的依托,但作为小作坊,顾名思义,就免不了“低小散”,存在诸如卫生安全条件差等问题,未来台州食品小作坊该如何废立,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