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第一个周末,一种鱼的命运牵动人心。
白鲟,长江里的水精灵。从2003年开始,它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1月3日,“白鲟灭绝”的消息刷爆网络。尽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当日发布消息称:“尚未官宣白鲟灭绝。”但仍然表示:“白鲟的情况不太乐观。”
曾经纵横驰骋的“长江鱼王”,用一种悲情的方式,换来了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人们对它的集中“关注”。
悲情白鲟 17年间人们再也没有看到它出现在长江里
电话中,危起伟的声音格外低沉。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在线发布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危起伟团队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中指出,预计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灭绝。
作为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在几天之内接受了众多采访,问题的焦点只有一个:白鲟真的已经灭绝了吗?
白鲟,是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据公开资料显示,白鲟体长通常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游速迅疾。最大的白鲟可以长至七八米长,有“水中老虎”之称。然而,在近20年中,白鲟每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都极富悲剧色彩。
2002年12月,在长江南京段下关码头附近,一条受伤的白鲟被渔民捕获。接到营救信息,危起伟第一时间从武汉赶到南京。站在冰冷的江水中,危起伟轻抚受伤的白鲟,让人动容的表情被相机拍摄下来。那一次,尽管竭尽全力,但仍没有挽回受伤白鲟的生命。
纪录片《抢救大白鲟》记录下了白鲟留给人们的最后影像。2003年,把受伤的白鲟放回长江后,危起伟和参与救助的人们坚信“这个物种在长江中依然存在”。然而,从那以后,白鲟再也没有出现过。
十多年以后,英国生物学家杰瑞米瓦德问及:“你相信长江深处的某个角落还有白鲟存在吗?”危起伟的回答是:“我希望,深深地希望。”
留有希望 IUCN对“白鲟灭绝”仍持有谨慎态度,6月或有定论
危起伟说的“希望”,也许真的存在。
1月3日中午,“IUCN中国”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目前正在开展的亚欧鲟鱼类全面评估最终结果尚未发布,预计将在今年6月世界自然保护大会期间更新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并正式发布评估结果及相应的级别调整。”
IUCN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在宣布“白鲟灭绝”这一消息上,该组织仍持有谨慎态度。
不论最终的结果如何,“白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如是说,从2003年开始,确实没有公开报道显示活体白鲟的存在。不仅如此,长江中另一种生物,白鱀豚也处于功能性灭绝状态。
没有灭绝、处于功能性灭绝的物种,在自然界中就已经无法形成可持续繁衍的种群了。
从2015年开始,姜盟和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们专注长江江豚的保护。与白鲟、白鱀豚等岌岌可危的物种命运不同,江豚这一生物在长江的生存状态正在向好。姜盟介绍,近两年来,观测显示,仅在长江南京段,就有三个江豚“家族”添了丁。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光透露,得益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长江南京段,目前可以看到的江豚数量持续稳定在50头左右。
“昨天(1月2日),我还在江边看到一只江豚妈妈背着小江豚在游弋。”姜盟说:“只有食物充足了,环境好了,江豚才能怀孕、产仔,才能生活。”
敲响警钟 别让过度捕捞成为压垮长江水生生物的最后一根稻草
“保护长江生态”,可能是白鲟留给人们最后的信息。
在航运干扰、水污染、水利工程建设、沿江河漫滩消失等诸多影响长江生物生存的原因中,姜盟担忧的是“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是压垮长江水生生物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由于长期受到多种人为干扰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已经严重衰退。2019年,长江里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种苗发生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产卵量从最高1200亿尾降至最低不足10亿尾。
有长期从事江豚保护的专家更是直言,长期渔业过度捕捞,对长江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毁灭性打击。
2020年1月1日0时起,根据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制度规定,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姜盟说,“十年禁渔,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他希望在未来的长江里,白鲟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
1月1日,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用镜头记录下了这样一段景象——长江南京段水域,几头调皮的江豚在水中跳跃、旋转,不时吐着“水花”,这一刻,长江是它们最温暖的“家”。
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陆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