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以下简称为“食物安全中心”)公布,即时暂停法国35.11及35.06产区出产的介贝类海产进口及在港出售。
食物安全中心发言人透露,中心接获欧洲联盟委员会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的通报,该通报称产自上述地区的介贝类海产怀疑受到诺如病毒污染而正在当地回收。为审慎起见,中心即时暂停产自这两个地区的介贝类海产进口及在港出售。
上述发言人表示,由于介贝类海产(包括青口)属滤食动物,因此在受污染的水中,体内很大机会积聚了病毒。市民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受污染介贝类水产动物后,可能会感染诺如病毒或其他致病的微生物。
据了解,食物安全中心得悉事件后,已联络香港本地主要进口商和零售商跟进,追查有关产品的分销情况,并号召业界如持有产自上述地区的受影响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或出售。
“调查仍然继续。”食物安全中心称,目前已通知法国当局有关暂停进口事宜,亦会知会本地业界,继续跟进事件及采取适当行动,以保障食物安全和市民健康。
新加坡食品局亦下令召回法国一款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品。据《联合早报》报道,1月11日下午,新加坡食品局发公告指出,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发布通知,要求召回来自法国的Bouchot牌贻贝。
据外媒报道,法国近日爆发肠胃炎疫情,当局启动调查,在牡蛎验出有诺如病毒,卫生部门因此宣布禁止捕捞及出售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附近海湾,和西北部海岸的其他贝类养殖区的牡蛎,直至另行通知,并召回已出售和分发的受污染牡蛎。沿海未经处理的污水被认为是造成污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