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白鲟灭绝”的消息占据热搜前列。紧跟的,还有一个哭泣的表情。
这种传说中可以长到上万斤的“中国淡水鱼之王”在2020年的第二天宣布跨年失败,永远被时间拦在了我们对面。
这个小可爱就是长江白鲟
长江白鲟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另名“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俗称“象鱼”,在白垩纪时期就已出现,距今已有一亿多年。
现今存活的匙吻鲟科鱼类仅有两属的两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长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长江白鲟只在我国的长江分布,是我国特有的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2009年,IUCN对长江白鲟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结果是“极危”。但这些年来,长江白鲟始终未在渔民和科学家们的苦苦搜寻中现身。
2019年9月17日,国际组织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在浙江杭州的鲟鱼国际会议上报告称,经专家组评估,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日前在线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正式透露:
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物种被宣布灭绝。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张辉博士。
研究人员在该论文中称,预计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长江白鲟不如中华鲟有名,但它有一个不知是荣耀还是悲伤的称谓——“水中大熊猫”。
白鲟一般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活动,偶尔也会到长江下游。每年三四月份,白鲟会在宜宾一带江段产卵,以往当地人就在此时捕捞白鲟。
捕捞白鲟的场景在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白鲟(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这句话意思是:只要捕获一尾,不论中华鲟还是白鲟,就比打十几网小鱼的收入还多。
50年前,白鲟还有很多,而在半个世纪里,它消失殆尽。
20世纪70年代,每年白鲟的捕捞量在5吨左右,那时候渔民说:“(鲟)鱼肉用板车拖到街上去卖,像卖豆腐一样,要多少切多少,也不用称。”
1999年初步统计,白鲟资源量已不足400尾。
据此前报道,2003年大年初一,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最后一次救助一条长江白鲟、放生并跟踪。但随后,船触礁,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也消失。
没人能想到这可能是人们最后一次发现长江白鲟。失去这一条鱼,也失去了整个物种。
导致长江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因为人类活动,75%的土地环境发生严重改变,66%的海洋生态受到影响,至少680种脊椎动物已经灭绝,100万个物种濒临灭绝,很多物种将在近几十年内消失。
除长江白鲟外,中国特有的中华鲟、长江鲟等仍因为类似的原因数量大规模减少,被评估为“极危”等级。白鳍豚和长江鲥鱼已多年不见踪迹而被定义为功能性灭绝。
走出长江,放眼全中国,白鲟的悲剧并不是个案。
2007年,由于对长江的过度开发和水质污染,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白鳍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2001年,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主要栖息在松竹林与低山地区的镰翅鸡被宣布在中国境内灭绝。
1月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通过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改变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遭到严重破坏的长江生物完整性。
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们,我们能做的从来就不仅是旁观。
你知道吗?你随手扔的垃圾,对它们可能是致命的武器。你餐桌上的美味,是他们最痛苦的回忆。你用来装饰的昂贵皮毛,曾是它们唯一的外衣。你污染的每一滴水,可能成为它们最后的眼泪......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别让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孤单的生命。
点亮“在看”
用行动唤起更多环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