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
是大鹏渔民正式复工出海的第三天
今年的复工
较以往时候来得稍晚了些
若不是因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
每年元宵节一过
渔民就会开始新一年的出海作业
▲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大鹏大队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渔船相关登记信息并且向渔民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
20 时整:准备作业
" 嘟,嘟,嘟⋯⋯ " 伴着一阵马达声,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大鹏大队执法快艇以 30 节 / 小时的航速,在海面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行驶 4 海里左右(约 7 公里),一艘抛好锚的灯光罩网船轮廓清晰映入眼帘,这是艘编号为 " 粤电渔 04138" 的渔船,渔船长 15.5 米,宽 3.5 米,排水量约 50 吨,属中型灯光罩网渔船,这是船主邵德儒夫妇去年刚花 80 万元打造完成的新渔船,也是他们海上的家。
船舷上,80 个功率 1000 瓦的大灯泡呈一字排开,发出刺眼的白光,在海天暮色里照得四周亮如白昼。" 鱼有趋光性,亮光能吸引它们过来。" 邵德儒介绍道。此时,渔船上四条长臂铁杆已经搭着粗渔绳沿船四个角伸展出海面,等待鱼儿落网。
随着执法艇的靠近,疫情防控关键期的例行检查便在这艘渔船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测体温、登记、查看渔船捕捞许可证等相关证件,执法人员驾轻就熟。邵德儒告诉深晚记者,复工后,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大鹏大队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卫生,戴口罩勤洗手,上岸需要测量体温。
接受完检查,邵德儒夫妇迅速穿上作业防护服,套上长筒胶靴,开始投入今晚的作业。2003 年来到深圳海域扎根生存,如今已年近花甲,长年海上劳作让个头不高的他显得更加黑瘦。即便如此,邵德儒夫妇干起活来依然干净利索。
▲渔民邵德儒夫妇相互配合撒网。
20 时 15 分:下网捕鱼
15 分钟的准备工作结束后,下网工作就开始了。邵德儒熟练地整理好渔网,先用船一侧两条铁杆上的绳索钩分别钩住渔网的两个角环,妻子在一旁转动着绕绳机,协助放出渔绳将角环送往铁杆顶端。不一会功夫,一张长约 80 米的渔网便在船底水下彻底铺开。调整好渔网下放深度后,邵德儒打开悬挂在船舷两侧外的两盏灯,并逐步关闭高处的两排灯光,等待鱼群慢慢在网内聚集。
静待二十分钟后,两排强光再次亮起,邵德儒夫妇开始收网。随着海里渔网不断被拖拽上船,满载收获的第一网上来了。" 灯光船主要是捕捞脆筒仔小鱿鱼,顺带一些杂鱼。这一网差不多 80 斤,能卖 1500 元左右。一个晚上我们会放 3 至 4 网,除去成本,净收入预计 4000 元左右。" 邵德儒说,今年出海捕捞比往年晚了一个星期。
▲渔民捕捞到当天出海作业的第一桶海鲜。
翌日 5 时:满载归来
变换方位,反复 4 次打捞后,一夜的辛苦劳作随着最后一网捕捞上船告终,沉甸甸的 12 桶收获,整齐摆放在船头甲板上。邵德儒小心地驾着渔船向不远处的水产码头驶去,再过一小时,这 12 桶新鲜海鲜便会在那里与前来收货的商家们交易。
" 老邵,称一下我这筐多少斤?"" 我这里两筐打了秤,多少钱?" 一上岸,商家们蜂拥而上,根据各自需求迅速将桶里海鲜倒入携带的收货筐中,排队等待邵德儒和渔头家(捕捞水产品的收购商)阿赖过称结算。阿赖介绍,今天他们总收货量有 1000 多斤,相比前两天好转很多。收货后主要分发到惠东地区和深圳各市场。受疫情影响,今年海鲜价格普遍走低,比如脆筒仔小鱿鱼以往收货价就要 40 元 / 斤,今年最多十几元一斤。
" 昨晚收获很不错,是复工以来最好的一次。今天卖的价钱也好,共收入 5000 多元,非常开心,觉得一晚上辛苦都值得。" 忙完一切后,邵德儒笑着说;" 当刚出锅的海鲜端上桌时,市民会称赞这海鲜的爽口与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