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表弟儿子满月酒,照片拍得全,发上来分享一下。安铺镇以前的筵席,通常为十大碗,四山四海加咸甜两汤,更加隆重会有四山八海(细席)。四山指的是禽畜肉为主材的菜式,如鸡、鸭、鹅、猪等。八海或四海就是海鲜和海味,包括“鲍、参、翅、肚(或燕窝)、鱿鱼、虾米、沙虫、蟹”等等。改革开放后,直到八九十年代,有所演变,通常为12-14个菜。拼盘、四山四海,两三个汤和甜面等的组合。第一个菜是大拼盘,腊肠、叉烧、炸猪肝、炸春卷、猪肚、鱿鱼卷筒等。之后是海味羹汤(鱼肚或海参羹汤),以白切鸡、炸子鸡、扣肉为代表的四山,酸甜鱿鱼卷筒等的四海,会有个炒杂丁,最后是甜汤、和糖面。也有三个汤的,一般是清炖鸡或鸭汤。
到后来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好起来,加上水产业和海洋捕捞业发达。湛江地区酒席的海鲜的比重逐渐增加,到现在富裕人家摆酒,几乎就是在堆砌高档海鲜。容易引起攀比,有好有不好。三丝鳝肚汤。
鳝肚就是海鳗或说白鳝的鱼鳔,海鳗的通常称鱼肚,不叫花胶。是本地产量较大,价格相对低的鱼肚品种。以前在家做酒席,要提前一天把干鳝肚剪开分段,油发浸泡。第二天再用浸白斩鸡的鸡汤作底,加入肉丁、鸡丝、蛋白、冬菇丝等等,制作成羹或汤。鳝肚羹汤无论口感或者味道,都是一流,鲜滑烫香,我十分喜欢。白斩安铺大阉鸡。
所谓安铺大阉鸡,其实就是湛江鸡代表之一。鸡的品种是三黄鸡,饲料是饭粥加米糠,以农家走地鸡为佳。其中以足月够身的槽肥大阉鸡为代表,通常饲养期为8个月。三黄鸡阉割之后,加上对应的喂食和生活方式,大概会长到6-10斤之间。从而达到皮肥而脆、肉实而滑、鸡味浓郁的目的,这和广州一带追求嫩滑的小个体清远鸡项,是另一种食鸡的文化。
为什么安铺大阉鸡单独提出来说呢?因为“湛江鸡”在珠三角的名头,是由安铺镇的鸡饭佬,率先在广州市的粤垦路打响,随着湛江鸡地位坐大,安铺鸡的名声也渐响,是给开荒牛们的奖赏。现在的粤垦路,还有瑞记和黄B两家老安铺鸡饭店,朋友们可以一试。两指宽的扣肉,不夹芋头。
我这里的扣肉,还是比较传统风格。切的比较厚,大约有两个手指的厚度。扣肉要厚和肥,加上皮炸发得好,一口咬下去的口感最美。另外一般不会在肉中间夹芋头,很忌讳肥腻或喜欢吃芋头的朋友,就没法了。有时候会在碟子底部放酸菜或青菜,扣肉扣在上面,扣肉汁浸着的酸菜和青菜,不要太好吃了。
这种两指宽的扣肉,是我的大爱,以前一次约略能吃三块,现在......有灰机,快看!鱿鱼卷筒和沙虫,海味向海鲜演变。
这是炒鲜鱿和蒸沙虫,以前海鲜捕捞和海产养殖能力低,宴席的海部分是海味干货为主,海鲜为辅。如鱿鱼卷筒一般都是用鱿鱼干,泡发切花后,炒成酸甜味或炒青蔬。沙虫的话,以前很少有,而且其形状形态像虫,蒸来食也还没有现在那么流行。现在冷冻鱿鱼得来轻易,沙虫也开始有围垦养殖,稳定供应,就都换成鲜货了。糖面,最后的嗜甜口味传统。
糖面或叫甜面,并不复杂的,面先烫熟,猪油、糖、水等在锅里化开,加入面条和配料捞匀,表面撒芝麻就可以,以前还撒一层白砂糖。我以前很不喜欢吃面条的,但这个糖面挺好吃的,能吃一碗。
以前糖很珍贵,去农村看亲戚,带的手信通常是一两斤冰糖或白糖。所以在平时和筵席里,甜味菜式也流行。以前镇里有糖粥、糖面和糖水,都很多的,现在只有糖水还多,糖面只有一家,糖粥就消失了。这个宴席上的糖面,几乎是传统嗜甜口味最后的倔强了。不过糖面很好吃,大家也喜欢,应该会继续传承下去的。不说了,来一碗再说,凉了不好吃。剩下的几个菜不特别,顺手把菜名和图片发一下就好。——串烧中虾、清蒸石斑鱼、鲍汁腰豆扣皇帝参、脆香藕拼咕噜肉。
——美果添双丁、上汤时蔬、美点双辉、岭南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