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北沙洋正邦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罗玉柱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比鱼病更让我们恐惧的便是“倒藻”了。“倒藻”轻则引起鱼病,重则引起“泛塘”,处理不慎还会导致全军覆没,血本无归,而最近又到了“倒藻”频发的季节,可是为什么这个季节容易发生“倒藻”呢?
1、天气原因:四月乍暖还寒,暴雨、转风、烈日、急剧降温或显著升温等极端天气较多,而藻类在这种天气情况下,生命较为脆弱,所以就造成了这个季节里面,“倒藻”频发。
2、错误肥水:经过这些年的肥水观念的演变,养殖早期由以前的不肥水变成了过度肥水。而实际上过度肥水的危害大于不肥水,许多养殖户朋友过度使用营养元素单一的肥水类产品,导致池塘藻类大量繁殖,藻相单一。有的觉得某一种肥水产品效果较好,就不会更换,一直用它。有人盲目听信以前的观念,重磷轻氮,使得池塘的藻相老化的速度更快。这些都是误区。
3、滥用药品:进入春季之后,水对流和风混合,产生水层的垂直环流,营养物质从底层上升,加上光照和温度的增高,还有许多养殖户会使用培水的肥料,其中主要成分是藻类的营养素(如氮、磷肥为主),为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底泥中蕴涵的藻类休眠孢子和浮游动物的休眠卵开始萌发,水体中首先出现个体小,繁殖快的硅藻和绿球藻等。接着以小型藻类和细菌为食物的原生动物和轮虫开始大量滋生。几天后,滤食能力更强的小枝角类和大枝角类先后出现并形成优势群体,直到捕食枝角类的桡足类剑水蚤出现,之后与浮游植物组成比较稳定的浮游生物新群落。
但是许多养殖户朋友喜欢遵循以前的经验,在这个季节进行“两虫一菌”的工作,使用杀虫、杀菌类药物,而且是多次大剂量的使用,会杀死水体中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浮游动物,一些藻类会因为无法被浮游动物摄食而老化,新的藻类又会很快长出,而致使水色过浓。溶解氧、pH值昼夜变化加剧,给水生动物带来应激。
这种池塘不光是“倒藻”的风险较大,而且还很容易由于pH值过高,导致烂鳃等细菌性疾病高发,也会由于溶氧过高,引发“气泡病”,治疗难度较大。
患气泡病的病鱼
4、养殖模式缺陷:在这个季节里面,许多鱼塘由于新放鱼苗,早期滤食性动物(如花白鲢)的体重较小,捕食强度也不够,而枝角类动物又被我们人为大量杀死,会导致藻类的生物量处于较高水平,从而使藻类的新陈代谢陷入停滞,藻类老化严重,一旦环境稍有变化,就会引发“倒藻”!
那么我们在这个季节里面如何预防“倒藻”?
1、科学施肥:根据自己池塘特点,选用合适的肥水产品,营养元素要全面,用量不可过大,要使浮游生物量与自己池塘的滤食性鱼类的体重相平衡,最好每次能够搭配微生物制剂,这样既可以提高水体二氧化碳的浓度,还可以适当培养一些浮游动物,加快藻类的新陈代谢,降低“倒藻”的风险!还要调整肥水的频率,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都是引起“倒藻”的重要原因!
2、慎用药品:稳定压倒一切,平衡才是最美好!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采用粗暴野蛮的杀灭模式。
3、关注天气:根据天气变化,做好池塘水质的“维稳”工作!特别是久雨不晴、久晴不雨、温度骤变(降、升)、风向变化等需要特别注意!
4、及时清淤:每年养殖周期结束后,根据自己池塘的底泥情况,清淤,消毒,减少池底有机物质,提高底泥pH值、氧化还原电位,预防倒藻。
5、合理使用增氧机:增加池塘溶氧,促进物质循环,转化分解池底有害物质。
6、合理规划养殖模式:投放适量的滤食性鱼类和鲫鱼,有效控制蓝藻等浮游植物过快增长,及减少池底有机碎屑的数量。
7、晴天经常少量加入外源水:以增加池塘生物种类,提高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加强饲料的科学选择和投喂:可选用口碑好品牌饲料,注意所选用的饲料品种、规格应该与所饲喂鱼类的品种、规格、上市时间和规格、鱼体肥满度等相适应,减少水体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