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江网消息 4月初,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乡间田野生机勃勃,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近年来,印江县以“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稳增收”为目标,全力推进13个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55个村11790户43000多人就业,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小田变大坝,土地生金银
走进印江县木黄镇新民坝区,66岁的李茂英正和200多名村民一起,抢抓有利天气,忙着移栽蔬菜。
“我们脚下这块地是去年从荒土中开挖出来的,对面栽好莲花白那块地以前就是栽点小农作物。”李茂英回忆,她家以前全靠在地里种玉米、洋芋维持生活,前些年丈夫外出务工,原本不多的土地开始撂荒。
2019年春,印江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产条件,引进贵州梵净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木黄镇打造5000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项目,木黄镇新光、荣光、乌巢三个村1563户2200亩土地流转到公司发展高标准蔬菜。
李茂英和其他村民一起把土地租给公司后,不但每年领到土地流转金金,还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就近务工。据贵州梵净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虎军介绍,公司将流转的土地进行集中整治,在坝区增加高标准农业设备,分季节复种高标准蔬菜可达7800亩,从而转向现代化、标准化规模种植。
据了解,印江县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一田多用、一季多收”模式,持续调减低效传统作物种植,全县13个坝区种植面积15000余亩,主要产业以水旱轮作、果 禽、果 蔬、茶 蔬等模式,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蔬菜、水产养殖等,逐步实现小田变大坝,让印江农民彻底摆脱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弊端。目前,全县坝区亩均产值可达8500元以上。
农民变老板,生活有盼头
走进木黄镇凤仪坝区,映入眼帘的是106个整齐排列的智能数控大棚,在这些大棚中,有20个大棚特别引人注目。
据悉,这20个大棚是专门为当地困难群众量身定做。
木黄镇木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任达保,以前在外务工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建筑、搬运工。随着年老多病,只能回家务农,在结对帮扶干部的引导下,他来到坝区务工。“看到坝区规模一天天扩大,黑木耳又不愁卖。我便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种植黑木耳。”任达保说。
去年,村合作社以每棒垫付0.5元从梵天菌业公司购买1万棒菌棒给任达保种植黑木耳,由公司提供基地、技术支撑,并按每斤30元保底价收购,这让任达保尝到了甜头。
“我家的黑木耳从正月底就开始采,采到现在有五六百斤了,今年大概还可以采两三批,收入不错。”任达保欣慰地说,他将动员村里的脱贫户也来坝区种植黑木耳,共同奔小康。
目前,凤仪坝区像任达保这样通过掌握技术后自己发展食用菌的专业菇农就达到了40户,让他们由地地道道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小老板。
印江以坝区建设为引领,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把规划发展的项目组合为不同的发展模式,让群众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分户登记造册,造成“精准扶贫产业致富工程”,把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转化为农民自己的增收工程,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产业结构调整与自身生存发展、增收致富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印江围绕“2 N”产业 布局,采取“龙头企业 合作社 菇农”模式,大力推进“菇农培育”和“千户万菇”工程工程,累计培养专业菇农 400 户以上。根据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印江将依托县农广校和就业局的技术培训,培养种养殖方面的技能型人才1800人左右。
企业来引领,产销路更宽
过去,印江县农业种植经营模式以传统的菜园式生产经营为主,种植农户各自为主,种植品种繁多,坝区农业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农户只能将产品就近拿到集市上去售卖,一年忙到头也难以卖个好价钱。
如今,印江县按照“农业工业化、农民工人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现代化、产业市场化”的要求,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的方式,对全县13个500亩以上坝区进行产业调整规划。
在木黄镇新民坝区,贵州梵净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通过村合作社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按照 “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市场”的方式引领坝区群众统一发展蔬菜。
有了企业的领办,坝区效益也发生了大变样。公司一边不断完善喷灌设施、生态水池、排水沟渠、机耕道等基础,为蔬菜生产带来了便利;一边按照“以产定销、以销促产、产销对接”的思路加强农产品定点销售。新民坝区5000亩蔬菜基地不仅成为贵阳市云岩区的定点保供蔬菜基地,更是远销苏州、广州等地。
目前,印江坝区内有龙头企业7家、合作社107个,家庭农场18个,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各坝区使用效率实现从低效向高效发展转变,产业实现从小、散、弱向规模化标准化的转变。
科技来支撑,产业大提质
“室内温度28.31℃、室内湿度49.29%、土壤温度25.90℃......”木黄镇凤仪坝区食用菌智能大棚内,各项环境实时数据都显示在了棚内电子屏幕上,技术人员通过屏幕上的数据能实时监测到食用菌的长势、湿度、温度等指标。
在不远处的智能化生产控制中心,每个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都在实时记录,大数据会根据每一批菌子的生长数据和收成情况,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数据比对分析,综合得出更加精良的种植方案。
随着技术的革新,基地在智能化大棚均安装了温度、湿度传感器“电子眼”,实时向智能化生产数据控制中心传输数据,依托食用菌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大脑”指挥,精确控制食用菌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相关参数,从而改变传统条件下食用菌的生长周期,大棚的管理员也可以通过手机APP24小时准确了解大棚里空气的湿度、温度以及光照等情况。如今,木黄镇凤仪坝区食用菌种植大棚内菌棒鳞次栉比,一棒棒菌棒在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相比以前一年种植一季,现在一年可以种植两季以上。
同时,基地还建立贵州省梵天菌业院士工作站和菌种研发中心,引进菌种研发设备,储备各类人才34名,形成以李玉院士等一批顶尖人才为支撑的技术团队体系,推动菌种升级换代,为食用菌的种植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技术保障。(印江融媒体中心 梅亚军 卢益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