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内地经济腾飞之前,我国宝岛台湾省高雄市是大中华区一座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当时的高雄市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岛上仅次于台北的第二大城市。高雄港内水流平缓,巨轮进出频繁;市内工厂林立,车辆行人如织。椰子树高耸挺拔,凤凰树花红叶绿,爱河横贯市区,平添港都景色。
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地理位置上看,高雄位于台湾岛的西南部,地处台南平原与屏东平原之间,交通发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它扼守台湾海峡南口,是台湾南部的海路大门,海上航线四通八达,有到美国、西欧、中东、东南亚、日本和香港,以及环岛的定期与不定期航线。
高雄市的陆上交通也很便捷,是台湾南部陆路交通的枢纽。经由台北市到高雄市的主要公路有两条,铁路有一条,即纵贯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和纵贯铁路。这些公路和铁路,把高雄市与台湾西部主要城镇连成一气,从台北乘火车或汽车都可在4小时之内到达高雄。高雄还设有岛内航线,从台北乘飞机到高雄仅需四十分钟。这样发达的陆、海、空交通,为高雄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高雄发展小史
高雄历史悠久,在过去称之为“打狗”或“打鼓”。明朝晚期,福建渔民就发现这里是一处风水宝地,逐渐有人渡海移居此地,从事农耕、打渔、海贸经营活动。同治年间,这里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台湾被日本占领,高雄开启了筑港计划,到二战时期已初具规模。国民党来台后,高雄港清理航道、打捞沉船,修复港口设施,并对港口进行了数次的扩建,十万吨级轮船可以自由通行。
到70年代末期,高雄港成为两岸三地吞吐量最大港口,每年进出港口船舶超过1.5万次,吞吐量达5500万吨,约占全台湾港口吞吐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当时位居世界前十。输入的主要物资有石油、矿石、煤、废钢铁、有色金属、杂粮等,输出的主要物资有水泥、钢材、石油制品、电器、金属制品、粗糖和食品罐头等。
除了是一座贸易商港,高雄还是重要的渔港和军港,它周围的卫星城镇如左营、网山、风山等,是台湾的海军、空军基地和海军司令部以及海军、空军军官学校所在地。高雄港附近的渔场面积很广,水产养殖业甚为发达,拥有远洋和近海渔船2600多艘,每年捕鱼量约52万吨,远洋渔业居台湾第一位,
不断膨胀的人口规模
1895年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日本占领者为掠夺台湾的资源和进一步南侵,加紧扩建高雄港,各种工厂也纷纷设立,人口激增,使高雄成为台湾南部最大的都市。1949年时,全市有24万人口,上百家工厂,已初具规模。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台海局势稳定,高雄被列为台湾工业建设的重点,工商发展迅速,70年代中期人口逾100万。如今市区建成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280万。
南部经济重镇
作为台湾南部的工业中心,今天的高雄市工商企业机构达10万家,其中钢铁、造船、石化在台湾都是首屈一指的龙头产业。如高雄造船厂曾造出两艘45万吨级油轮,创造了当时亚洲地区的记录。此外,高雄市的电子工业、机械制造、水泥、炼铝、石油化工、制糖等工业也较发达,是全省的轻、重工业中心。
在过去的2019年,高雄的GDP约630亿美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超4.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1043万标准箱。这样的一个水平,放在内地,GDP总量跟广西南宁相差无几,港口吞吐量接近山东日照的水平,能排入内地第9位。人均收入比佛山略高,比上海略低。
整体而言,高雄是一座经济实力颇强的外向型城市,未来若想进一步有所作为,唯有抱团内地,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