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秋分时节,五谷丰登。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特别是经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影响之年,丰收来之不易,意义非同寻常。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本报开设《庆丰收 迎小康》栏目,集中推出一批报道,呈现广大农民庆丰收、享丰收、话丰收的喜悦景象,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展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风貌。
“忙归忙,但是忙得开心呀!”9月18日下午,刚刚获得今年铜陵白姜“姜王”称号的义安区天门镇兴化村村民朱贤发看着自家刮好的鲜嫩白姜笑得一脸灿烂。他成立的兴发家庭农场今年种植了100亩铜陵白姜,到目前已经收获了约70亩,在省市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亩产将近3000斤,这可真是令人开心的丰收季。
金秋正是姜香四溢的时节。在铜陵白姜核心产区义安区天门镇、郊区大院村等地的姜田边,随处可见拔姜人;在村口或村民家中,大家聚在一处刮姜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虽然部分姜田受灾害影响有一定减产,但是从总体上看,今年铜陵白姜产量与去年大体持平,姜农们的收成有保障。”铜陵白姜研究会常务理事杨自保说。
江南姜香浓郁,江北稻香宜人。“再有一个月,我这400多亩的稻子就能收割了。”站在田埂上,放眼望着自己流转来的田块,枞阳县白荡湖村曾经的贫困户、如今的新农人施祥龙估算起今年产量显得信心十足。去年,施祥龙卖出了22万斤“施祥龙”牌大米,今年他要卖得更多。
兴修水利,科学种田。如今的农业从“靠天收”逐步转为靠技术、科学、规模,现代农业的提速发展,让农民们的粮仓更加充实——上半年,我市夏粮夏油喜获丰收,全市夏粮播种面积18.9万亩、同比增长0.5%,总产5.5万吨、增长0.3%;全市油菜籽种植面积33.6万亩、同比增长4.8%,产量5.5万吨、增长11.2%;全市蔬菜播种面积9.3万亩,产量16.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8%和5.4%,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畜牧生产方面,降幅收窄,家禽生产则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渔业方面,上半年生产回升,水产品产量4.2万吨,同比增长3.7%。
夏粮丰产丰收,秋粮收成同样有保障。“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是我们及时落实补改种和稳定单产的技术措施,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何永红说。
截至目前我市已补改种15.44万亩,占退水能改种面积比100%。积极引导农民扩大“双晚”种植,已播种23.2万亩,超目标11%。已累计修复畜禽圈舍面积2.3万平方米,增补栏畜禽13.7万头(只)。生猪生产继续较快恢复,能繁母猪基础产能进一步巩固。已修复受损池塘7.4万亩,补苗池塘5.5万亩,补放鱼类苗种3000万尾,已恢复生产池塘占比93%。受灾损的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已开展小龙虾种苗补放3万亩,共补放小龙虾苗种74万斤。1000亩伏缺菜种植补助项目已落实到位,蔬菜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或大户按方案要求播种的绿叶蔬菜正在陆续上市供应市场……
金色铺就的秋天意蕴着收获,抓生产、迎丰收,希望写在了田间地头,笑颜绽放在农民脸上。
记者 刘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