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海鲜水产品批发分享 HAICHANINFO.COM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分享资讯 » 头条分享 » 正文

黄南:泽库扶贫产业园,扎根草原话增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23 11:47:38    来源:海水产新闻    作者:海产品    浏览次数:876
导读

)在这个牧草泛黄、秋高气凉的季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有机畜牧业产业园里,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公司现有的十多名员工都是牧民,建档立卡户有6名,大家的基本工资是2000元,

泽库县和日镇和日村牧民多杰东智通过在扶贫产业园从事石刻工作,3年来收入稳定,开始走上脱贫增收致富新生活。

泽库县和日镇和日村272户牧民家家从事石刻工作,石刻成为群众脱贫增收主渠道。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田才 摄影报道)在这个牧草泛黄、秋高气凉的季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有机畜牧业产业园里,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公司现有的十多名员工都是牧民,建档立卡户有6名,大家的基本工资是2000元,平时按照绩效考核,最高的员工收入能达到3800多元。”泽库县扎西传统民族用品有限公司的老总三智扎西,是西卜沙乡团结村地地道道的牧民,去年5月入驻园区开业,到年底销售达收入到68万元。“今年3月到6月,公司的订单已经达到48万元。”淳朴的三智扎西好不掩饰增收的喜悦,给访客介绍起摆放在展厅的民族产品时,滔滔不断,充满自信。

走进泽库县尕尔巴扎羊绒产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今年50岁的羊毛措(音)和工友整理着从梳绒机上刚转下来的羊绒,在精心赶制一床羊绒被。通过翻译记者了解到,她家是草原上典型的无畜户,有3个孩子,夫妇俩都在县城打工,她已经在扶贫车间干了一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成为村妇们羡慕的对象。

据车间负责人尕才让介绍,车间里17名牧民员工,有八个是建档立卡户。目前,生产的藏服、羊毛被、羊毛袜、氆氇等二三十个产品,已在省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顺着“丁当”“丁当”的敲击声,大家来到泽库县和日石雕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来自和日镇和日村的牧民多杰东智3年前来到公司,2014年从和日村走出来的公司负责人,看上的就是他沉淀于15年岁月的石雕手艺。

通过拉家常,有些木讷的多杰东智说,家里有5口人,400多亩草场,50多头牛,生活不算富裕。自从来到公司扶贫车间,他的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家里的生活质量。“这件‘吉祥八宝’石刻已经雕刻近一个月了,再有四五天就要完工。”栩栩如生的雕件,令观者折服。

泽库县有机畜牧业产业园负责人扎西加告诉我们,该园属省级精准扶贫产业园,占地50亩,投资1800万元,已建成标准化扶贫创业水产车间8000多平方米。项目2016年8月建设,2017年开始运行。实行“园区+合作社(小微企业)+扶贫受益户”的模式,筛选具备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18家合作社(或小微企业),以每月每平方米10元的租金出租,由企业带动合作社(或小微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和运营。主要加工农畜产品、藏饰手工艺品、特色产品(黄蘑菇、蕨蔴、牦牛风干肉等)。

两年来,园区有18家合作社(微小企业)入驻投产,实现长期稳定的年租金收入96.192万元。其中,将85%的租赁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受益户分红,受益户为650户,2310人,户均增收1258元,人均增收354元;将15%的租赁资金用于产业园运行费(保安,清洁工等工资支出);计划增加区域贫困人口就业岗位270个,人均年工资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可辐射带动全县5670户,19845人。

在采访中,听说和日村的石刻已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驱车赶往一探究竟。

“瞧,这件砚台的雕刻还是镂空工艺,这是牧民的作品吗?”在和日村石雕作品展览室,当访客在眼花缭乱的作品展架旁得到肯定的回答时,发出了啧啧赞叹声。

来到村委会石刻加工车间,五六位男女牧民在一片錾子与原石的敲击声中,紧张忙碌着。通过和日镇副书记彭毛拉专介绍得知:一个多月前,和日村接到了雕刻四万七千多页大藏经《甘珠儿》的订单,全村200多户人家分到“页数”后齐上阵,家家户户只要有人闲暇,几乎不分昼夜,都能听到石刻声。

2007年,本人第一次采访作为三江源生态移民搬迁村的和日村时,70多岁的格日老汉告诉我这个石雕村的来历和渊源。据老人讲,村里的石刻是从“赞普”时期流传于藏族民间的一种工艺。公元十八世纪末由德甘·那措让卓主持修建和日德敦寺,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该寺留下了许多的稀世珍宝。为了保障还使信徒们经常膜拜到这些珍品,寺院决定石刻这些稀世珍宝。

于是此项大任就落在祖师久美多杰华跃和他的嫡传弟子吉美益西娘宝肩上,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雕刻完成了《甘珠尔》、《丹珠尔》《解脱经》百余卷以及四千座佛像等传世之作。从此,这里的石雕作品开始声名远扬……

“我每天能刻三到五页经文,每页可以挣到35元钱。”桑吉卓玛在和记者交谈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我是建档立卡户,政府照顾我当了三江源保护的生态管护员,每月有1800元的稳定收入,闲下来还能以石刻挣钱,脱贫不是问题。”坐在旁边正在赶刻大藏经石刻计划任务的特日布说,如果年轻家庭的夫妻齐“上阵”,石刻每年能带来四五万元的收入,同时还不耽误放牧、采挖虫草、捡拾黄蘑菇的其它增收“业务”。

彭毛拉专说,去年,和日村村民耗时两年多刻完了大藏经《丹珠尔》的雕刻任务,仅此一项,全村272户人家,平均每户收入1万多元。在全乡11个行政村中,和日村是发展“一村一品”典型的富裕村。

从家家户户刻石经,单打独斗找市场,到走出“户门”“村门”进产业园办公司,接订单,和日村村民的观念不可同日而语,大有漫延之势——这是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开端和萌芽吗?虽然前进的路上总是免不了困惑,但是我们更加期待、欣赏泽库草原牧民们这种来之不易、难能可贵的转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词: 产业园 扶贫 泽库县
(文/海产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海产品原创作品,作者: 海产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haichaninfo.com/news/show-8037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24910107@qq.com。
 


海产批发|海产养殖|大连水产品价格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鲜市场|海水产品|海鲜批发价格|深度水产|海产加盟|海鲜报价|海参加盟|东湖明镜|
业务咨询:15864010277

鲁ICP备13023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