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10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溯源青岛疫情时,中国疾控中心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10月18日,对广州花都无症状感染者王某的溯源也得出结论:王某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与其工作的隔离酒店发现的境外输入病例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可以完全确认王某感染来源于隔离酒店的境外输入病例。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东北地区(黑龙江绥芬河和吉林舒兰)、北京新发地、新疆乌鲁木齐、辽宁大连、山东青岛等地相继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病例。这几次局地暴发疫情,溯源调查发现了什么?在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突破4000万、单日新增病例连创新高的形势下,我国疫情防控尤其应当注意和防范什么?记者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专家。
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跨境输入触发疫情
10月11日,山东省青岛市出现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来自哪里,受到各方关注。
经过连续72个小时的调查,“案情”终于水落石出:青岛港2名新冠病毒感染者在青岛市胸科医院隔离观察期间,离开封闭病区做CT检查,因防护、消毒不规范致使CT室被病毒污染,进而传染了次日到同一CT室检查的结核病区住院患者和陪护者,并将病毒带入结核病区,导致疫情在院内传播。
作为此次青岛疫情的“零号病人”,董某某、陈某某是青岛大港装卸工人,于9月19日夜班装卸了来自境外进口的冷冻海鲜。青岛市疾控中心对两人的工作环境进行了采样。根据他们采集提供的样本,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专家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
今年6月,北京在连续56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后,再次出现本地病例,感染“源头”被锁定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7月,大连在连续100多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后出现本地病例,前五日确诊病例中近八成是凯洋海鲜公司员工及家属。专家分析,冷冻储存的污染进口海产品在两地疫情的触发和传播上很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疫情溯源调查虽然检测到冷链水产相关物品及外包装核酸阳性样本,但从未分离到活病毒,传播链和证据链并不完整。
此次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在国际上尚属首次。这提示新冠病毒可以冷链物品为载体远距离跨境输入,也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过去在样本中‘检测出’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核酸阳性不一定是活病毒,此次‘分离到’活病毒,意味着一定存在活病毒,且能造成传播或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说。
“从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从科学的角度看有两大意义:一是表明新冠病毒在冷链外包装的物理环境下能长时间存活,从而使得病毒得以通过这一载体跨境输入,造成疫情的传播扩散;二是为受新冠病毒污染、经冷链跨境运输的食品及外包装触发新冠暴发或聚集性疫情提供了最直接的科学依据。”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解释说,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然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被污染的冷链食品相当于一个导火索,“在一个没有疫情或已经成功控制本地疫情传播的地方,病毒经污染物带进来,人因接触污染物感染,产生新的‘零号病例’,从而触发聚集性新冠疫情或暴发疫情。北京新发地是这样,大连、青岛也是这样。在触发疫情之后,疫情传播扩散主要的方式还是人传人(经飞沫)。”
此前多次局部地区疫情均指向冷链食品,为何直到此次青岛疫情才从环境中分离出活病毒?参与青岛疫情环境样本病毒分离工作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P3实验室副主任刘培培解释,能不能分离出活病毒,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物品的受污染程度、物品从境外运到国内的时间等等,“例如,将海产品从冷冻车搬到冷冻库,通常要经过常温环境,九十月份比六七月份冷,病毒存活时间会长一些,分离出活病毒的概率就要大一些”。
自疫情发生以来,青岛立即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流调排查和分类检测。图为青岛网红小麦岛变检测点,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李中杰介绍,此次青岛疫情有三个特点:一是病毒来自境外输入,是同一个传播链;二是发生在特定场所,波及范围局限;三是病例发现及时处置迅速,没引起社区传播。吴尊友也指出,此次青岛疫情的特殊性在于,最早被感染的两个人并没有造成疫情在冷链加工业更大范围的扩散。这也有助于排除关于疫情来源的其他可能性,证实疫情正是由于被污染的海产品通过冷链运输到国内进而造成了传播。
外防输入应强调“人物并重”
从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表明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是正确的。”吴尊友解释说,现在外防输入强调“人物并重”,即既要防止境外感染的人返回国内造成本地的传播扩散,又要防止在境外污染的冷冻食品通过冷链运输把病毒带到国内,这显然是极为必要的。
此次分离出活病毒是在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上,进口海产品因此受到格外关注。吴尊友提醒,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冷链进口的肉食品就没有带入病毒的风险。“此前欧洲美国不少肉食品加工企业暴发过聚集性疫情。如果他们在复工复产时没有规范防疫,从境外疫情严重国家进口的牛羊肉、鸡肉等,同样也有可能通过冷链运输把病毒带到国内,因此对肉食品的检测也不容松懈。”吴尊友说。
对老百姓来说,进口海产品、肉食品还能不能吃?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但其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比如从事冷链产品装卸、加工、销售等的人员,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极低。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证实,我国市场流通冷链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截至9月15日,全国24个省份报送了298万份检测结果,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样品67万份,从业人员样品124万份,环境样品107万份,仅在22件食品及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毒核酸载量较低,此前未曾分离到活病毒。
“活病毒、死病毒以及病毒碎片都可以检测出核酸阳性,但其中只有活病毒具有传染性。从298万份中检测出22件核酸阳性,而且没有分离出活病毒,这表明吃冷链物品感染疫情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吴尊友提醒,如果还是不放心,也可以更小心些,比如注意生食熟食分开、案板别混用;接触过海产品、冷冻肉的手,切莫在洗干净之前去触摸嘴巴、口腔、鼻子和眼睛等等。
对于工作中经常与具有较高新冠病毒污染可能的冷链产品密切接触的行业从业人员,中国疾控中心建议他们增强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比如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产品,接触冷链产品后未脱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并洗手消毒前不摸口鼻眼,工作完成后需立即洗手消毒,定期进行核酸筛查。
加强境外输入病例的闭环管理,做到病区隔离
近日,山东烟台边检机关根据防控疫情境外输入边防检查流程,为来自巴西的40万吨巨轮办理边防检查手续。针对该轮20多名中国籍船员需上下船舶换班的情况,边检机关专门派出多组执勤人员,分别对上下船船员进行人员查验,保证下船船员第一时间能够接受核酸检测。
当前全球仍然处在大流行的高峰期,单日新增病例连创新高。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0月20日凌晨,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401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11.5万例。仅在过去7天,各国的新增确诊病例就超过250万例,是新冠肺炎出现以来最高的单周新增数字。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0月18日1时43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数较前一日增加392471例,创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大增幅,并且已连续两天创新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多地新冠确诊病例加速上升,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地区。
“眼下全球第二波疫情反弹势头明显,外防输入是当下疫情防控的重点。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必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高福说。
最近局地疫情暴露了一些地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比如,青岛新冠病毒感染者与普通病区患者共用CT室。再比如,广州花都无症状感染者王某被感染,是因为他在协助隔离酒店部分隔离人员处理快递时,未按照规范开展防护,仅佩戴口罩,没有戴手套、穿鞋套,隔离衣穿着不规范,且与隔离人员有近距离交流。
“目前,中国的社会环境应该说是比较安全的,只有像海关、医院、实验室存在新冠病毒。各地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风险点的防控。”吴尊友提醒,在境外输入病例的闭环管理方面,要注意病区隔离,防范交叉感染风险。各地对境外输入病例的管理都设有定点医院或指定医院,定点医院有些是专门接收新冠病例的,也有在接收新冠输入病例的同时为社会其他病人提供服务的。后一种情况要注意病区划分是否严格隔离,大型仪器设备有没有交叉使用,各地要对接收输入病例的医院进行一条龙检查,看整个闭环是否有漏洞。实验室防护方面,要按规定做好实验室操作,同时也要查看疫情防控的闭环是否还有隐患,要不要进一步查漏补缺;个人防护方面,要继续保持常态化防控意识,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仍然很重要。
最近在局部地区突然出现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如青岛港工人董某某、陈某某,广州花都感染者王某,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这又意味着什么?吴尊友解释,在今年年初疫情发生早期,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及时扑灭疫情、救治患者。在随后发生的几起疫情中,看似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增多,这其实是由于疫情防控窗口前移、检测能力提升,使我们能够更及时地发现处于早期感染的病例。“经过9个多月的实践,我国积累了有效的前期防控经验,即使有疫情再发生,也不会出现像武汉早期那样严重的疫情。我们有信心应对秋冬季疫情的考验。”吴尊友说。
青岛疫情为破解新冠病毒溯源之谜提供新思路
已持续很久没有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的地方,为何突然暴发疫情?专家分析指出了两种可能性:一是来自疫区的感染者造成了输入性传播;二是被污染的海产品或肉食品通过冷链运输到国内市场造成了传播。
“四五月份东北几个城市发生的疫情,基本都属于输入病例引发当地的局部传播。北京、大连、青岛等局部疫情,基本上则是由被污染的海产品或外包装通过冷链运输到国内之后引起的。”吴尊友说。
此前武汉暴发疫情,在华南海鲜市场检出大量新冠病毒,人们曾怀疑疫情与野生动物有关。但随着对新冠病毒认识的深化,专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开阔思路,将一些新的技术方向也纳入研究范围。
今年6月疫情在北京反弹,同样在批发市场集中暴发,但北京出现野生动物导致疫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疫情溯源的调查最终指向冷链食品。此后大连、青岛疫情都和海产品有关。“武汉早期调查,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例同样集中在海产品销售区的从业人员中。以前我们病毒溯源更多考虑野生动物,如今一些新的流行病学的数据和实验室的数据提示我们,还要进一步打开思路。除了既往的技术线路以外,病毒溯源也应该考虑新的线路,比如海产品有没有可能。当然,这需要经由科学探索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吴尊友说。
原标题:局地疫情多次暴发 溯源调查发现了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