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流水槽养殖只要管理好,每立方可年产成品鱼55公斤,我们一共有7个流水槽,亩产能达到10.5万公斤,相对一般养殖产量要高出70倍左右。”12月23日,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坝子村的六枝特区海发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建忠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合作社养殖的优点。
2018年,为响应政府水库水资源保护的政策,高建忠放弃了原有的水库养鱼事业,几经探寻来到了六枝特区郎岱镇,自主投资210万元,成立了六枝特区海发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刚来郎岱镇发展时,六枝特区政府投资为我提供了铺管引水、修建产业路、流转养殖土地等帮助。来贵州养鱼,我看中的正是这里的环境和水质,我相信,这么好环境下养出的鱼,品质自然就会好。”高建忠说,作为一个浙江人,来贵州发展,是这里的山水、政策扶持为他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坚实的保障。
“流水槽养殖占地少、产量高、效益好。合作社水产养殖在建设时采取了水底贴膜的方式,不仅留住了水,还阻断了鱼与泥土的接触,这样养出的鱼没有泥土腥味,更受市场的欢迎。”高建忠说。
养殖技术的改变,收获的是高效益。发展模式的更新,迎来了更好地收成。对于高密度流水槽养殖取得的成效,高建忠喜出望外,他乘势发展的信心也越发坚定。
如今,高建忠占地67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养殖了鲤鱼、草鱼、花脸等五个鱼种,畅销六盘水、安顺、毕节等地区,每年可实现产值150余万元。看着眼前的良好态势,高建忠也有了新的计划:“待到条件成熟,还将投资探索高密度温室养鱼,用发展成效来回报政策支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聂建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