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李树涵达到了位于东非之角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这里情况精美,地盘肥饶,天气温顺,国民仁慈纯朴;这里和水资本丰盛,被称“为东非水塔”。浩繁的高原湖泊与河道、自然湿地,装点着这个漂亮而又神秘的年夜地。
这是李树涵第四次踏上非洲年夜陆。这一次,他担负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海产专家。
李树涵是云南宣威人,就职于曲靖市陆良县农业农村局海产站高等农艺师,多年在下层从事海产养殖技巧推广工作。在本地农人的眼中,李树涵可以一位“好把式”。
回想起前三次援非工作,李树涵历历在目。他说:“第一次是2003年12,加入中国—尼日利亚南南合作项目;第二次是2012年3月加入援津巴布韦第二期高等农业专家项目;第三次是2015年11加入援吉布提第二期高等农业专家项目。”
与前三次援非工作比拟,这些是时光最长的一次,也是挑衅最年夜的一次。李树涵说:“整整三年时光没有回家,中心还碰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埃塞俄比亚政局动荡,打乱了本来的所有的打算。但不管有多灾,有多年夜挑衅,大师仍是美满地完成了义务。”
作为海产专家,李树涵的义务天然离不开鱼。
李树涵(中)在领导Inssaro综合海产养殖示范基地。(受访者供给)
颠末半年多时光的深刻调研,李树涵基础摸清了埃塞俄比亚渔业资本和成长状态。
他告知记者,埃塞俄比亚渔业资本丰盛,拥有180余种鱼类,可应用来成长渔业的水域、湿地、低地、池沼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然而,2018年,埃塞俄比亚全国的海产物捕捞量仅为57166吨,此中人工养殖产量更是少之又少,仅为165吨,占比不足0.3%,几乎可以疏忽不计。
李树涵以为,究其原因,一是捕捞业还处于传统的人工捕捞阶段,技巧、装备都很落伍;二是其海产养殖业方才起步,处于实验示范阶段,丰盛的渔业资本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开辟应用;三是缺少需要的海产苗种和饲料。可是,也正由于如斯,埃塞俄比亚海产养殖业将来远景辽阔、潜力宏大,支援工作必年夜有可为。
经验丰盛的李树涵面临异国风情,固然成竹在胸,却也颇感压力。他说:“在国内我们从事技巧活推广工作,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试点示范,先做出样子来,让农人看,然后经由过程开展技巧培训,带着农人干,由点及面慢慢推开。”
说干就干。2021年头,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各种艰苦,李树涵在塞俄比亚开展的第一个海产养殖实验示范项目——哈勒尔州(Harar Region)小农户综合种养鱼用颗粒饲料的制造与示范项目正式上马,奥罗米亚州(Olonkomi Region)水池养鱼技巧示范项目也紧随厥后。
“哈勒尔州(Harar Region)小农户综合种养鱼用颗粒饲料的制造与示范项目,重要是想辅助本地群众解决鱼饲料缺少的题目。”李树涵说,“专家组从国内带往的一台小型鱼饲料出产机械,示范后果很好,很受农人群众的接待。”
在奥罗米亚州(Olonkomi Region)进行的水池养鱼技巧示范项目,专家组为这里的水池设置装备摆设了响应的支援装备,对介入的养殖户进行鱼池改革、清塘消毒、水池施肥、苗种放养、投喂治理等方面的技巧示范工作,博得了普遍赞誉。
李树涵兴奋地说:“这里的农人慢慢地把握了水池养鱼的技巧要点。技巧的转变也为他们带来了不错的收进,专家组工作职员和本地群众的友谊也更深了。”
除了做好试点示范工作,李树涵还保持开展调研,并为本地群众开展海产养殖技巧培训。3年来,在Bishoftu综合海产养殖职业创业培训中间、Ginchi农业研讨中间等地,李树涵累计创办了4期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96人。同时还完成大批的专题调研陈述等,为埃方渔业成长积聚了丰盛的第一手材料。
“支援总有停止的时辰,而这些接收培训的技巧职员、农人是带不走了。他们才是埃塞俄比亚渔业成长的将来。”李树涵果断地说道,“信任,中埃两国海产养殖业合作必定会有有新思绪、新方式,也必定能取得新结果。”
支援义务停止时,李树涵固然收成了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颁布的“援埃塞特别进献奖”,但他更在意的是3年间播下的友情种子,和留下了的一段又一段美妙记忆。
作者:农人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