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湛江西海湾渔平易近在收成生蚝
生蚝养殖户或许意识不到,他们手里的“金贝壳”还有一个被学界普遍存眷的功用——固碳。
早在200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讨所的张继红就提出近海贝类养殖的固碳感化。
2017年,国度组织开展蓝碳相干尺度的立项编制工作,今朝已出台《养殖年夜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式碳储量变更法》(HY/T 0305-2021)行业尺度,为测算双壳贝类碳汇供给了同一的尺度。
近日,《广东省海洋经济成长“十四五”计划》(下称《计划》)宣布,《计划》表现要扶植可连续性海洋牧场等主要海岸带生态体系,施展浮游植物、藻类和贝类等生物的固碳功效,试点研讨生态渔业的固碳机制和增汇模式。
广东是海洋年夜省,海岸线绵长、天气合适,利于渔业成长。2020年全省海洋出产总值1.72万亿元,占全国海洋出产总值的21.6%,持续26年居全国首位。《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0》显示,约192万吨的海水养殖贝类从广东销往各地。
“双碳”目的下,近海贝类养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碳汇风口?
▶贝类固碳
接收消融的二氧化碳
2020年,世界列国以全球协约的方法减排温室气体,我国也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的,请求各财产加快低碳转型的过程。当下,不减缓经济和科技成长的“抵消减排”是解决碳排放题目的首选。
碳汇(Carbon Sink),是指经由过程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办法,接收年夜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削减温室气体在年夜气中浓度的进程、运动或机制。在生态体系中,丛林碳汇、湿地碳汇、海洋碳汇施展着重要感化。别的,地质碳汇、光伏碳汇也备受注视。
二氧化碳是可溶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年夜的活泼碳库,储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每年肃清约30%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
“贝壳的重要成分是碳酸钙,它的形成须要接收海水中消融的二氧化碳。”广东海洋年夜学传授、贝类增养殖与遗传育种研讨团队负责人刘志刚告知记者,贝类移出水体之后,肌肉组织中的碳颠末食用会轮回回到年夜气中,但由其发生的碳排放比拟于贝壳的碳汇,几乎可以疏忽不计。
刘志刚估算了一下,生蚝厚重的贝壳占体重的85%以上,95%以上的成分是碳酸钙,每亩生蚝每年固碳(CO2)约1.54吨(此中生蚝肉0.19吨,生蚝壳1.35吨),固碳潜力年夜。
贝壳是碳汇的结晶,使碳汇封存。哪怕沉进海底颠末天然轮回再回到年夜气中也需数百年甚至更久。
我国事世界第一渔业年夜国,《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0》显示,2019年全国海水养殖产量约2065万吨,此中贝类养殖1439万吨,约占70%。据专家估算,年夜约可固碳130万吨,约48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每年接收我国4.6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贝藻混养
促成更年夜的固碳感化
华南农业年夜学海洋学院余祥勇传授的试验室里,混养了藻类、贝类和海胆。试验操纵者叶孝飞说,因为海藻经由过程光合感化可为海胆和贝类供给氧气,其叶片能被海胆摄食,脱落的有机质为滤食性贝类供给食品。海胆以贝类概况的污物为食,可以有用削减贝类养殖进程中的人工倒笼和清洗本钱,同时还能使贝类与年夜型藻类一路促成更年夜的固碳感化。
据湛江市农业局工作职员先容,今朝湛江还没有贝藻混养模式。余祥勇也告知记者,就广东而言,贝类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还未获得普遍财产化。一是由于年夜型藻类的经济价值不高,二是和海胆、贝藻混养经由过程试验证实其有用性的时光不长。近海贝类的生态养殖可以懂得为,在海域情况均衡条件下,科学把持贝类养殖密度,防止氮、磷等养分质超标。同时应用好贝类养殖的自身特色,施展固碳等生态感化。
而在湛江西海湾,陆地与海洋的接壤处生蚝养殖和红树林修复耦合共存模式正静静发展。
刘志刚先容,红树林树叶和枝干脱落的碎屑随潮水进海,成为牡蛎的食料;经由过程牡蛎的摄食阻断其向两岸的沉积,维护红树林根部免受淤积的影响。水体上层吊养着牡蛎,基层养着鱼,各类动物的发展和分泌又反过来为红树林的发展供给肥料,全部水体和滩涂处于一个立体应用状况,分歧层面均散布着合适其发展的植物和动物,它们互为依存,形成一个生态链条,发生叠加固碳效应。
贝类养殖的价值不仅仅是固碳。
有渔平易近告知记者,假如不养殖生蚝,浮游植物会蛮横发展,终极有爆发赤潮的危险。赤潮会导致鱼、虾、蟹、贝类大批逝世亡,这对海产资本是损坏性的冲击。
并且,贝类养殖资本再应用以及形成的生态景不雅,也增进了二、三财产的成长。
打捞至陆地上的大批蚝壳假如未经处置随便倾倒或填埋轻易造成污染。近年,跟着湛江生蚝养殖的成长,各式生蚝深加工产物在不竭开辟之中,除了有传统的蚝壳动物饲料矿物资添加剂,湛江还衍生出了蚝壳粉新型生态环保涂料、建筑资料等新业态。蚝壳有人收了,“生蚝养殖—产物发卖—固废处置—资本应用”的财产链摸索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新门路。
▶积极摸索
蓝碳买卖是个新范畴
相较于本钱昂扬的矿物储碳、储存时光较短的陆地林业储碳,积极成长应用海洋资本储存和捕捉温室气体的海洋生态碳汇就成为了主要成长标的目的。此中,“碳汇渔业”能在从事渔业出产的同时捕捉和储存温室气体,极具上风。
专家研讨表白,滤食性贝类含碳率较高,扩展近海贝类生态养殖可在实现海产增收的同时施展贝类固碳感化,到达净化水质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后果。
余祥勇以为,近海贝类生态养殖有看纳进碳汇的科学根据有三点:起首,从固碳学理上看,贝壳自己是一种间接碳汇,贝壳能长时光将二氧化碳封存,形成有用的碳汇;其次,碳汇计量是一个估算的进程,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可核算的;第三,固碳容量可不雅,在适合的养殖海区,保持海域情况均衡的条件下选择固碳才能凸起的贝类品种进行养殖,会对天气调节发生正向的影响。
刘志刚先容,以生蚝为代表的滤食性贝类,具有高效的碳汇功效和更长的碳汇周期,对近海碳轮回进程影响较年夜,能形成一个“可移出碳汇”,可以说是极具潜力的“海洋过滤器”。生蚝养殖如能准进碳买卖市场,在进步产能增进就业的同时,会成为本地贝类养殖的另一项附加值,经由过程与产业企业进行碳汇买卖,可增进产业成长和增添财务税收,实现生蚝财产、产业、财务“三赢”。
今朝贝类养殖进程中碳汇的审核及买卖轨制还没有同一的尺度。可是,进度也是可喜的。本年6月,我国签署了首个蓝色碳汇买卖协定——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天然资本部副部长、国度海洋局局长王宏在国新办消息宣布会上说,蓝碳买卖是一个新的范畴,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进程,我们迈出了第一步。《计划》提出在广州、深圳、珠海、江门、惠州和湛江等开展海洋碳中和试点和示范利用,摸索海洋碳汇买卖,推动形成粤港澳年夜湾区碳排放买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