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类和贝类加工过程若清洗不干净或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产品很容易引起微生物限量超标,缩短保鲜期,甚至引起贝类中毒事故。贝类加工出口企业必须严格把关,提高质量安全意识,避免出口风险。那么,如何清洗杀菌可以控制好微生物达到延长保鲜,出口达标的目的呢?
双壳贝类从它们生长的水域聚集污染物。当食用这些贝类,这些污染物就会 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于微生物污染这一风险会更大,因为这些贝类往往被生鲜食 用(例如牡蛎)或者稍加烹制即食用(例如贻贝) 。要减少这一致病风险,一方面要依靠从污染相对较轻的海域采集贝类, 进一步降低风险则要依靠收获后的适当处理。
净化的过程是,将贝类置于装有清洁海水的容器中,最大程度地使其保持 自然排出肠腺内容物的滤食活动,强制排出的污染物与贝类及时分离并防止其再 污染。净化对于去除贝类中很多粪便细菌污染物是有效的。在当前的商业实践中, 它对于清除像诺瓦克类病毒和甲型gan炎病毒这样的病毒污染物的效果较小。
对于清除其他污染物不是稳定有效或者完全无效, 例如自然生成的海洋弧菌(如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和创伤弧菌 Vibrio vulnificus ) 、海洋生 物毒素(如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和记忆缺失性贝毒[ASP]) 、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机化学污染物。
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网获悉,7月20日,欧盟发布EC1441/2007指令的更正通报,对EC2073/2005食品中微生物标准进行修订,修改附录1第2.4.1条关于熟去皮或去壳甲壳类和贝类微生物标准的规定。
出口微生物限量越来越严格,为了避免出口风险,贝类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必须引起注意。杀菌消毒的加工环节不可缺少,而选择一种理想的消毒方法对于出口贝类加工又显得至关重要。诺福的钟成经理引进了比利时国家先进的杀菌处理方法,成功的应用案例显出优越性。
1)强效瞬间的杀菌效应,能保证更加的透彻;
2)获得资质较全的进口杀菌剂,通过欧盟食品工业安全认证,国家jun事医学科学院及疾控中心的权威检测,安全责任大于天为经营核心;
3)使用时,无色无气味,不影响产品的感官或颜色变化;
4)达到食品级安全,杀菌后无任何药物残留;
5)快速杀灭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luan弧菌、病毒等等;
6)产品在杀菌的同时还具备了长效的抑菌功效,确保出口微生物检测达标;
7)完善的应用技术方案及微生物控制措施。
更多技术方案及全国产品服务,钟成(经理)
联系方式:18128842053 商务QQ:203818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