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这家度假型酒店两位“扫地僧”和他们的跨界人生 最近,湖州长兴一家酒店,一则以员工为主角的一分钟短片火了。该短视频的导演是个94年小伙。他叫许光林,来自安徽,主要负责酒店品牌宣传工作。 来酒店三年,这位闲不住的年轻人,解锁了十余项职业技能:在酒店空地种过玉米和蔬菜;在酒店的农场放过牛、赶过羊;做过酒店户外场地布景;当过导游;在自助餐厅里颠过勺。上一次,本报记者采访时见到他,他正在酒店的农场生态园当马夫,给马厩里一匹成年红鬃马刷毛。 在许光林看来,在酒店业这个大江湖里还有很多多面的“扫地僧”。 许光林 90后品牌宣传人 一人多面、身兼数职 上天下田只为跨界 2018年,许光林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来到湖州一家酒店做品牌宣传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酒店一下子没了客人,他成了“留守员工”,每天只能围着400亩的酒店瞎转。转着转着,他看中了酒店一片空农田,在请教过当地农民后,萌生了试种玉米的主意。于是,许光林领着酒店三四个20来岁的小伙子,扛着锄头,在农民指导下,勤勤恳恳地翻土。劳作中,有人觉得翻土太无聊,许光林干脆打开抖音直播,还把网友评论一条条念给同事听。“第一次看到度假酒店种玉米的!”“这玉米什么时候成熟,想买!”“我也想带孩子来种玉米,还有机会吗?”最终,该直播点赞量超1万次,评论也有1千余条。 直播带来的巨大流量,点燃了许光林的制作热情,之后许光林就开始带着小伙伴拍摄短视频,并在各个平台分发。今年6月2日,酒店工作终于告一段落。闲不住的许光林充满了创作激情,决定以身边同事为主角,拍摄视频短片。 许光林写的脚本不长,才三页纸,却处处透露出他是个“细节控”。大到画面内容变换,小到演员的每个表情、动作,都被他写进脚本中。等到正式拍摄时,许光林又组织了一支10人拍摄团队。为了抓角度,许光林爬过路灯杆,蹲过草坪;有时,演员镜头没看准或表情不对,立刻被许光林纠错:“来,我们再拍一遍。” 视频拍摄了五天,后期剪辑、配音又花了三天,为了一分半钟的短片,这个小剧组来来回回返工30余次。6月12日,短片终于定稿,被酒店集团的官方微信视频号转发。不到一周时间,该视频转发量近1万次,留言破千条。有人给许光林私信感谢他:“谢谢许导,让我体验了回‘火’的感觉。” 其实,不管是拍视频还是种地,许光林的跨界都是出于对这份职业的操守。顾客旅游时对于酒店的高期待,当下亟需更新迭代的酒店服务,都要求酒店人必须一人多面、身兼数职。 随着暑假到来,现在的许光林成了孩子王。游泳池里,他和孩子们一起和教练学习闭气,谁憋的时间短谁唱歌;最近,他又在自学园林布景方面的知识。“我们二楼阳台有一片小花园,到时候可以领着孩子们设计园林。” 郑祖兵 70后工程部大叔 炒茶、做竹编、砌灶台 他有颗细腻的心 揉捻、翻炒,色泽翠绿、肥硕的茶芽在巧手间上下飞舞,飘香四溢;一张砂纸、一把篾刀,篾丝在手指尖翻飞成型,变成一件精美别致的竹编水果篮……在许光林工作的酒店工程部,有位出名的手艺人郑祖兵。酒店内,大到户外生态园里的竹楼梯、烧烤区的老式农家灶台;小到客人们手上戴的桃篮、口中品尝的紫笋茶,都出自他之手。 会炒茶、会做竹编、还会砌灶台,这位47岁“宝藏大叔”是怎么炼成的? 2016年,郑祖兵来到酒店工程部工作。2018年春笋上市季,不少客人对酒店竹林产生兴趣,还想购买竹编工艺品。郑祖兵上了心,干脆自学起来。对他来说,竹编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编出新潮又好看的样式。“我从小就帮家里干活,炒紫笋茶、做灶台,做竹编都是基本活。” 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郑祖兵爱琢磨、爱观察。“当时我还不会用电脑,就先模仿酒店新搭的户外布景或房内的玩偶样式。”稍微复杂点的小熊、小鸭子形状,郑祖兵往往要编个2~3天。熟能生巧后,如今他编个竹编水果篮只用一个小时左右。除了自学成才,如今的郑祖兵还经常“上网课”。“现在我都在网上找参考样式,还会搜其他感兴趣的手艺。” 在网上,郑祖兵顺便“解锁”了桃篮手艺。桃篮,就是用桃核雕出来的、长得像小篮子一样的装饰品。用锉刀磨光桃核、锉出桃篮毛胚;然后挑掉桃心、锉出桃篮的底和边,再精细地打磨一次;最后涂上菜油,一个新鲜桃篮就出炉了。 郑祖兵做的手工品,除了供应给酒店做装饰品,遇到特别感兴趣的小朋友或客人,也会友情赠送一些。因为客人们都特别喜欢,2020年3月,酒店还专门为郑祖兵开了一场竹编直播。近1万人次观众,在直播间“蹲守”了郑祖兵一小时竹楼梯制作过程。 现在的郑祖兵,把手艺当成另一项职业在打磨。“以前自己学着玩,但现在客人们喜欢,我希望能拿出更细腻、更高质感的作品。” 本报记者 杨希林/文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