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36度夏伏盛暑,骆马湖畔的新沂市窑湾镇刘宅村尺度化水槽前,近1万尾草鱼挤得密密麻麻,欢动跳跃着等候豢养员喂饲料。村支书孟旭正在组织村平易近提水增氧,加年夜换水频率。
“这方水槽,长26米,宽5米,面积仅130平方米。”学会动水养鱼新技巧后,村平易近和孟旭一样,对将来的生涯布满信念,“每个水槽可养草鱼1万尾,鲫鱼3万尾。这单方面积100亩的‘厂房’,可养殖100多万斤。若用传统的水池、网围、网箱,最多也只能养20万斤。产量足足晋升了5倍!”
刘宅村村平易近,世代以渔为生,该村最高时有近500户村平易近从事湖面养殖。而新沂市2017年对骆马湖水域渔业养殖进行摸底统计,从事水池、网围、网箱等传统养殖的从业户跨越1300户;此中,水池、网围面积跨越9.5万亩,网箱近300万平方米。
骆马湖是城市水源地。湖面围网养殖,固然挣钱,却年夜年夜污染了情况。新沂市渔政监视年夜队年夜队长刘兵先容,本地近年来对骆马湖进行整治,渔平易近生涯用船也全体撤离到指定地址停靠。截至本年3月,已清算网箱82万平方米,此中棋盘镇35万平方米、窑湾镇47万平方米。到本年10月,整治工作可全体完成,渔平易近全体上岸。
为了绿水青山,骆马湖数千渔平易近,为生态“让湖”!不外,一个实际不克不及躲避,部门持久从事渔业的村平易近身无长技,离湖离不开渔。没有了骆马湖,渔业若何成长?
令人欣喜的是,渔平易近分开了湖,“渔饭”照样吃得风生水。刘宅村是骆马湖渔业年夜村。在省扶贫办和本地当局的专项支撑下,村集体在阔别湖区的低凹地,扶植起密度养殖基地。“这些低凹地,日常平凡也种不了粮。建成动水养鱼场,渔平易近离湖不离水,持续施展老本行。”孟旭告知记者,一期已建成100亩,全体建成,面积共有500亩,完整知足村里所有渔平易近需求。
因为采取了新技巧,现在的渔平易近享受了远超湖面养殖的效益,环保题目也获得解决。孟旭启动按钮,气体推进水槽内水体移动。“每个槽日耗费饲料一吨,按期投放益生菌,使氨氮含量坚持较低程度。所有的水处置后,内部轮回应用。”孟旭说,每户渔平易近打算分得两个水槽,年收进可跨越10万元。“工场化养殖效益显明,捕捞1万斤鲜鱼,以前须要20小我拉网一天,现在电动装备一勺可打捞1500斤,仅须要4小我工作半天。”
刘宅村不远处的腰庄村,有一处百亩蛙田,几十个用纱网覆盖的养殖池惹人注视。这是邓和平三兄弟合股搞起的田鸡养殖基地。“我们三兄弟,半辈子阅历恰逢骆马湖几段变迁。”邓侯平说,年青时合股采砂,后来承包1800亩水面围网养鱼。最高时,一年收益近百万。
“湖区推进渔平易近上岸。我们和海产打了一辈子交道,镇村干部建议我们,持续做足水文章。”三兄弟寻找合适新沂特点的绿色农田养殖项目。颠末考核,邓和平引进湖广地域的食用田鸡养殖项目。与本地水槽精养分歧,他们决议在稻田养殖。田鸡吃害虫、粪便为稻田施肥;泥鳅吃饲料残渣、净化水质;稻米为田鸡和泥鳅遮阳。百余平米的养殖方内,形成了闭合生态环。
邓品良算了一笔账,本年田鸡亩产可达3000斤,来岁有看冲破5000斤,依照最低售价25元/斤盘算,田鸡一项每亩纯收进3万元以上。泥鳅每亩收100斤,纯收进1000元。绿色无公害水稻,售价更是高达15元/斤。“本年,基地里亩均纯收进有看冲破4万元。”
上岸后的渔平易近,路越走越宽。沿沂河一路向北,20公里外的合沟镇稻田渔业方兴日盛。在青石桥村,年夜户杨云峰率领着村平易近,流转了450亩地开展稻虾混养项目。围绕骆马湖的新店、草桥、棋盘等乡镇,正在打造稻虾、稻蟹、稻鱼生态共养基地,经由过程公司化运作,打响“骆马湖稻虾米”、“骆马湖海产”等农业品牌。
访问骆马湖,记者看到渔平易近上岸后,湖里淘金却并未是以停下脚步。本地推出渔猎文化旅游,组织渔平易近开展野钓、鸬鹚打鱼、撒网表演,吸引了省内及上海、山东的浩繁旅客,成为渔平易近转型致富的新增加点。仅刘宅村已吸引投资1.5亿元,全力打造苏北休闲不雅光旅游渔村,每年可招待旅客20万人次。
记者郑焱李刚